阅读周记(2):《被掩埋的巨人》

      利用周末闲暇时间,终于把《被掩埋的巨人》(328面)这本书看完了,两周时间(其实是一周看五天,满打满算看了11天)看完,整体上,这两周生活状态自我感觉良好,充实生活的同时阅读也毫无压力,我喜欢这种生活状态,一起阅读姐妹们,你们感觉如何?评论区可以聊聊。言归正传,现在来聊聊这本小说吧!

    小说的开头提到一团很诡异的谜雾压在所有人物的头上。这团诡异的迷雾是导致英格兰山谷中的人们失忆的原因。前面几章我看得有点晕,跟着小说人物的叙述走,从不同人物的视角分别切入,它并没有一次性交代前因后果,这些处在记忆混沌状态中的人物,所有的交代都是碎片式的,所以我很难一下子搞懂他们之间的关系,借助百度,了解创作背景后,慢慢地进入故事的情节。首先出场的是一对不列颠老夫妇埃克索和比特丽斯,他们在村里地位低微,甚至被剥夺了晚上用蜡烛的权利。凭着残存的记忆,他们认定眼下唯一的目标是往东走到某个村子里去寻找他们的儿子,尽管还不知道儿子如今状况,当初为什么会离开他们,他们一点记忆也没有,没有充分的准备他们就出发了,途中在经过一个撒克逊人的村民庄时,目睹村民遭受所谓食人兽的攻击,还有个叫埃德温的小男孩被绑架,一位名叫维斯坦的撒克逊武士充当了英雄,救下埃德温,并且希望带着埃德温跟埃克索夫妇俩一同上路,他提出的理由是,撒克逊村民认为埃德温身上的伤口是被食人兽咬伤的,而按照当地的迷信,这样的伤口会祸害别人,所以男孩留在村里可能被杀死,只有被不信这一套的不列颠人带到自己的地盘才可能保住他的性命。而维斯坦自己虽然有任务在身,还是可以陪他们走一段路,这样可以保证各位的安全。维斯坦这种说法在我看来有点牵强,不过维斯坦自己也曾交代他的血统虽然是正宗的撒克逊人,却是在不列颠人的区域里长大的。维斯坦这个人从一开始就是谜一样的存在,这也让我们更有好奇心地跟着小说的情节亦步亦趋了解小说的人物玄妙的设置。          无论如何, 这四个人一起上路,他们翻山越岭的时候遇上不列颠布雷纳斯爵爷的守军,维斯坦只能杀了他才能过这一关。在此过程中,小说的重要人物第五号人物登场,他是一位年迈的骑士,他似乎对布雷纳斯爵爷的飞扬跋扈心存不满,认为这位实权人物正在毁掉来之不易的和平,但同时他也对维斯坦心存顾虑。维斯坦声称,他此行的真正目的是杀掉一直在这个国家游荡的母龙(魁瑞格),因为那团迷雾其实就是她持续喷出的气息。这一点也符合迫切想追回回忆的埃克索夫妇的利益。老骑士听了此话反应激烈,表示杀死母龙应该是他的职责,因为这是已经去世的亚瑟王亲自授予他的任务(从百度资料中了解到,这位名叫高文的老骑士,是亚瑟王传奇里的一个重要角色,亚瑟王的亲外甥,是位风度翩翩的骑士。据说白马王子这个词儿最早就是形容他的。 他是个完美的人物——又高又帅,对女人彬彬有礼,很绅士那种。完全找不到道德污点,因其完美无瑕,他甚至受到太阳的恩赐,在正午的阳光下力大无敌)。然而,在小说中,垂垂老矣的高文从一出场就开始显露出凡人的弱点,他力不从心,把更多的时间用来观察正值壮年的撒克逊武士维斯坦如何冲锋陷阵。随着小说情节的深入,我们明显能感到高文想阻止维斯坦去杀死母龙,但他吞吞吐吐不肯透露原委,也没有能力捆住维斯坦的手脚,只能先跟上他们,然后监视他们的行动。从高文口中,我们得知,亚瑟王已经在多年前死去,如今当权的布雷纳斯爵爷从来就不是那种秉持理想之人。如今真正在守护着骑士荣耀的人,只有高文和他的那匹老马。与此同时,高文、埃克索和维斯坦三人,似乎在若干年前都有交集,隐约的记忆在三人之间萦绕徘徊,但没有人说破,故事进行到后面,我们还会发现高文不再是传说中的那种浑身充满正能量的行动派,而是常常只能无奈的浮想联翩,甚至还会想起他年轻时错过的美丽女人。至此,这一行屠龙队五人算是凑齐了。

        随着故事情节深入,他们在相处中互相刺激回忆历史的阴影,在迷雾中逐渐现出轮廓,我们慢慢拼接出以下的信息:维斯坦认定在当年的战争中不列颠人手上沾满了撒克逊人的鲜血,其中包括很多无辜的百姓受伤,男孩埃德温的母亲就在其中,维斯坦把埃德温带来,其实就是看中这个男孩的天分,希望在他心中唤起仇恨的种子,日后把他培养成为未来撒克逊人报仇雪恨的首领。高文实际上是母龙的守护者,他虽然并不赞成当初不列颠人的行为,但是认定只有抹去记忆,两个民族才能和谐共处。在他看来,守护母龙就是捍卫和平。埃克索曾经是高文的战友,在当年的战争中就是个主和派,一度甚至与撒克逊人达成和平协议,并且赢得了他们的信任。所以维斯坦会对他似曾相识的感觉。而这种暂时的虚假和平,恰恰被亚瑟王利用,成为后来一举击溃撒克逊人的关键。如此背信弃义之举也让埃克索心灰意冷,所以后来他离开亚瑟王到乡间隐姓埋名。

      所谓小说名字中“被掩埋的巨人”其实是个隐喻,指黑暗血腥的往事,巨大的不可见光的阴谋。其实小说读到这里,我们已经不难猜测母龙被杀死已是大势所趋,因为衰落的亚瑟王政权终归会被重新崛起的撒克逊族所灭。按照维斯坦的说法,如今每个山谷每条河流都有撒克逊人的村庄,每个村庄都有强壮的汉子和即将长大的男孩。

      此时,守护母龙的高文明知无力回天,还是披挂上阵黯然殉职。母龙被处死,迷雾散尽。人们的记忆渐渐恢复,一场以复仇为名义的杀戮在所难免。高文与维斯坦的决战显得异常悲壮,两人都知道结局,也都对对方怀有某种英雄惺惺相惜的情感,刹那间,紧紧抱在一起。实际上高文与维斯坦也确实是同一种人,他们比埃克索更能看清权力斗争的实质,更相信和平是一种虚妄的幻想,只不过,维斯坦站在本民族的立场上寻求复仇,进而谋求政治野心。而高文则站在现有政治的立场上妄想守护和平,巩固江山而

    迷雾消散之后,埃克索夫妇的记忆也渐渐恢复,他们回想起之前的关系,曾经因为互相欺骗而面临崩溃,而他们的儿子因为受家庭的困扰而离家出走,最后死于瘟疫,恰恰是因为当初失去记忆才让他们一度相敬如宾。现在记忆的恢复对这个家庭究竟是不是好事?作者没有正面回复,只是给他们安排了一个玄妙的结尾。船夫说,按照规矩,夫妇俩必须各自回答一些问题。如果答案一致则可以一起上岛。他们顺利通过了考试,然而,船夫又说风浪大,每次只能载一人上岛,所以他们必须先分开,稍后在岛上重聚,夫妇俩接受了这个建议。

      这情节,在小说开头设下悬念,埃克索夫妇曾遇上一位老妇人,她不停地控诉船夫,指责船夫说正是这位船夫造成了她和丈夫的分离,老妇人直到今天也不明白船夫是怎么骗取了他们的信任,明明岛近在眼前,船却带走了丈夫,丢下妻子在岸上,从此两人再也没见面。就在记忆全面复苏的时候,埃克索夫妇却似乎忘记了老妇人的控诉,忘记了这个潜在的圈套,这样的忘记是无意疏忽还是有意为之?作者没有给出答复,给我们留下想象空间。总而言之,结尾处夫妻两一个在船上一个在船下,小说至此戛然而止。

    小说结束了,它带着我们走进那段神话般故事,却意犹未尽。我不尽的设想,如果我是故事的主角, “如果杀死一条让你失忆的巨龙,能够让你找到关于过去的美好,但同时,它也能让你找到关于过去的仇恨。在这种情况下,你会不会选择杀死它呢?”我会支持去杀吗?不同主角答案肯定不一样,有人后悔,有人无悔。比如比特丽斯(失忆前,有一段对丈夫不忠的过去,夫妻关系不好,儿子为此离家出走。失忆后两人关系暖和,恩爱有加。),她虽然搞清楚事情原委,但这段往事显然也是不堪回首的。他丈夫埃克索也同样不喜欢去回忆这段过往。至于其它三个人,因其目的、职责等不同,答案也不尽相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