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近年来一直饱受社会关注,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模式下的典型产物,逐渐成为中国内地民众出行的日常方式。随着共享经济的不断普及,这种便利的出行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青睐,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为使共享单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尝试为共享行业更好的发展提出建议,7月11日至13日,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风华正茂”暑期调研小分队在蚌埠本市开展了为期三天的调研活动。
调研主要分为三个方向:赴蚌埠市公安局交警支部七大队走访调研、通过问卷调查、随机采访等方式对不同年龄段人群采访调研、与投放点人员深入交流探讨。
初行,窥其貌
为深入了解共享单车的出现对道路交通方面的影响, “风华正茂”调研小分队赴蚌埠市公安局交警支部七大队进行了走访调研。团队成员向蚌埠市公安局交警支部七大队警官马立华重点就单车停放、道路交通安全、相关事故状况等提出疑问,马立华细致的进行解答。
他认为使用共享单车作为一种绿色出行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社会的交通压力,是一种比较低碳且安全的出行方式。此外马立华表示:“共享单车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在停放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乱停乱放不仅影响城市美观,也严重妨碍了人们的正常出行。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大众素质水平需要提高,个人诚信的缺失导致随意停放的利己行为不断涌现;二是由于共享单车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控制,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缺陷,监管的不合理性和惩罚措施的不完善性导致这种现象频繁发生。”
在针对共享单车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时,他表示,企业等有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对于故意破坏者制定惩罚措施。针对共享单车停放面积过大等现象,马立华表示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立体车库等有效形式更好的摆放共享单车。
践行,察其形
通过龙湖春天商业街以及万达广场对共享单车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随机采访等方式调研,团队成员本次调查共分发问卷125份,有效回收116份,数据具有代表性。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共享单车用户年龄分布中,20-30岁人群使用最多,其次是20岁以下人群。
对路人的随机采访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大部分居民区都禁止共享单车进入。当被问及如何看待共享单车不文明的使用现象时,一位奶奶表示理解有些人因为有急事而导致的乱停乱放现象,但不同意把共享单车占为己有,公车私用,有关部门应该对这些现象进行治理与处罚。对于随处可见单车的乱停乱放以及蓄意破坏现象,大部分被采访者表示对共享单车持有不排斥的态度,但是共享单车在被接受的同时,却没有得到保护。她们指出,只有极其少数的人看见公然破坏共享单车的不文明行为发生时会上前制止,少部分人则是等过后再举报,更多的人则持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这样也导致共享单车暴露出更多问题。
为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团队成员顶着炎炎夏日,开始动手整理道路两旁乱停乱放的单车,将其摆放整齐并将损坏严重的车辆分类处理,方便回收维修的工作人员工作。尽管汗流浃背,看到辛勤整理的单车井然有序地摆放在规定的区域,团队成员表示理解了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艰辛,并坚定了积极宣传文明出行的理念。
团队成员来到蚌埠市大学城附近的共享单车投放点,从投放点人员口中得知,共享单车最大的问题在于没车,其面临着两个极端:在人流量较少、较为偏僻的地方,单车的流转循环缓慢且具有偶然性,不能很好地控制单车的投放时间及数量;人流量较大、较为繁华的地方,在上下班的高峰期车辆又形成了一种供不应求的现象。同时乱停乱放是目前存在的另一个棘手问题。共享单车维修点人员表示,企业应该加强管理,采取一定的措施,确保用户能够及时把问题反馈给工作人员,给用户一个更好的出行体验。
躬行,塑其态
此次调研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共享单车的应用推广对缓解交通压力和人们“最后一公里”的出行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让更清晰地了解到其存在的弊端,为解决共享单车在交通方面存在的问题奠定基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面对调研中产生的问题,我们要积极寻找解决方案、认真采取合理建议。加强政府监管,优化企业运行机制,倡导共享精神,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共享单车要做到真正有益于民众、有益于社会需要我们每个人参与其中,社会形态也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塑造,希望每一位使用者能够为社会尽一份责任,共同为共享单车的良性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