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在音乐发展有几个阶段:
1.七个多月大的胎儿可听到妈妈的声音,妈妈可唱歌给宝宝听。
2.出生后三个月的宝宝可用眼光追随声音。
3.六个月的宝宝可摇晃沙锤,当我们唱歌时也慢慢回应我们。
4.一周岁逐渐发展为跟着歌曲哼唱,主动打拍子,边哼唱边手舞足蹈,主动探索各种简单的乐器。
5.一岁半能跟着节奏来摆动身体,打拍子。说话早的还能一起哼唱歌曲
6.两岁左右,左右摆动身体的同时还可打拍子。根据音乐的变化来改变身体的动作,能唱半首到整首简单的儿歌。
7.两岁半左右,跟着伴奏来唱歌,做很多有变化的动作。
8.三岁左右孩子就能跟上快节奏的音乐来做动作,根据音乐做表演。
9.三岁之后,每个孩子的节奏感也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音乐天赋高的孩子,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也能完整的唱完一首歌。
10.四五岁以后,观看音乐剧和观看舞蹈戏剧就能看出孩子对音乐的兴趣程度也有非常大的不同。
注:上面所列出来的这些阶段,我们只能作为一个参考。
儿童的音乐启蒙总体来讲要经历两个阶段:
先有音乐感知然后才是技法学习。
只有音乐感知储备到位以后,才可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乐器进行技法学习。
如何发展音乐智能
1.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
A.给胎儿和新生儿选择音乐的时候,要选择舒缓轻松的歌曲。每首音乐也不要太长,一分钟到一分半钟就足够了,一次只听几首。
B.对刚出生的宝宝。妈妈唱童谣互动是给孩子最好的音乐启蒙。
C.大运动发展后,我们可在音乐中抱着宝宝一起简单的跳舞。
D.让孩子探索乐器,从从沙锤响棒等各种非常简单的乐器开始
E.再大一点引导他用全身的感官体验音乐的魅力,从而提升对音乐的感知力。
2.宝宝会说话后就可以锻炼宝宝音乐联想能力。
当听到我们喜欢的歌曲,和孩子分享我们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3.让孩子体验不同的音乐和不同乐器的声音。
4.到现场感受音乐会的气氛,或者让孩子看看音乐节目
5.孩子对某一乐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到五六岁可以尝试学习乐器了。
如何运用绘本启蒙音乐智能
1.很多绘本跟音乐相关,通过这些绘本,孩子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好。视频中所唱的歌曲是鹅妈妈童谣绘本里《shoo fly》,通过互动让宝宝理解童谣的意思。
2.引导孩子编曲子,把台词唱出来。
3.作为故事导入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再找到与主题对应的音乐,或进行奥尔夫音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