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背过一首革命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那时候少不更事,不知道所谓『自由』是个什么东东,想来总之应该是个特别重要特别高尚的东西吧。
然后就懵懵懂懂的长大了,忽然发现现在大家都不说『自由』了,改说『财务自由』了——嗯,这个貌似更有吸引力一点!!
总想着对自由的含义深究一下,直接一点的解释就是,随心所欲,想干吗就干吗。当然,为了达到这一点,自然需要钱多得花不完,也就是财务自由。
后来,听一些牛人这么解释自由:自律 = 自由。听着就觉得有悖常理,本来自由不是谁谁都管不着么?怎么还要自己管着自己?这不是矫情嘛?
这两天,我听万维钢对自由的定义,觉得有点入门了:想干什么,就让自己真的干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
这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的大脑中在做判断和决策的时候,好像总是有很多种声音,他们之间好像还经常吵架。比如,某一天,减肥瘦身的想法取得吵架的胜利,你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节食健身计划。第二天,你看到自助美食的时候,大脑中取得吵架胜利的却是先吃一顿再说的想法。哪个才是你真正的想法呢?或者,你真正的想法是获得良好的身材,只不过中途被自己的其他情感绑架,而失去了自由呢?
如果,我们借用《象与骑象人》书中的模型,可以简单的认为,骑象人的想法才是真正的想法,驯服大象让其真正执行了,才是真正的自由。
基于此,我们看看聪明的骑象人如何去驯服大象?从直觉来看,硬来是不行的——力气不够大象大。我在相关的资料中翻来翻去,最终觉得,想要自由最为关键的是三个字——正反馈。
正反馈,说起来非常的简单。就是说,你做一件事情,获得了一些正面的积极意义的反馈,然后你就更加喜欢做这件事情,然后就形成了循环,可以一直持续下去。这个循环可能是良性意义的循环,也可能是恶性意义的循环。
比如,前面的例子,你去锻炼身体,一段时间后,体重减少或者肌肉隆起,你暗暗高兴,更加积极的去锻炼身体。或者,你放纵一下品尝美食,体会美食入口的那种深深的即刻幸福感,下次遇到美食,你又会想起那种美妙的感觉而情不自禁。这些都是正反馈。
所以,有人才说,兴趣和特长很难说是谁先谁后。有可能是你先有兴趣,然后投入时间进去,变成特长;也可能是你先投入时间进去,做的足够好变成特长了,那种相对于周围其他人的优越感让你越来越有兴趣。或者当事人自己也分不清楚,只是知道:正反馈已经形成。
既然如此,想要『自由』就应该能随心所欲的操作『正反馈』才行,想让它起到正面作用,就起正面作用;想阻止它起负面作用,就能阻止它起负面作用。达到这种境界,想不自由都难吧?
促成良性意义正反馈的方法,在《习惯的力量》里面有比较清晰的描述。好习惯就是一个良性意义的正反馈。养成好习惯后,你不需要费什么力气,自然而然就做好了,而且越做越好!要不怎么会说,优秀是一种习惯!——或许这并不是矫情。
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三个步骤:
- 触发线索
- 例行程序
- 回报
举个例子,你要养成一个每晚看书的习惯。你可以把晚上洗漱完毕上床当作触发这个习惯的线索,一旦洗漱完毕上床,就开始拿起枕边的书来。读书这个例行程序比较简单,无非是打开书签所在处,读事先约定好一个章节。回报是完成这个例行程序之后的一个及时反馈,在读书这个习惯培养上,需要好好的设计一下,让自己获得正面的激励或愉悦感,才可能完成闭环。比如,你可以在设计好的阅读完成列表清单中打个大大的对钩之类。
而,如果你需要反向操作,阻止一个负面的正反馈,或者一个坏习惯。只靠意志力或许不是什么高明的方法。那就像是你跟大象在比力气,就算你这次胜了,下次也难说。早就有心理学实验证明,意志力可是个容易被消耗的资源。
阻止一个正反馈,需要有技巧有套路,比如如下三个步骤:
- 识别情绪
- 接受情绪
- 分离情绪
在下定决心节食瘦身的你遇到美食的诱惑时,你的情绪是非常想体验那种及时的美食满足感。这个及时满足感,在你之前数次正反馈中,作为【回报】部分,给你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这时,你不需要借助意志力和这种欲望情感作斗争,而是应该执行第一步:识别它。告诉自己,『嗯,我现在确实很想吃面前的美食,好想吃,好想吃,好想吃……』
然后,你可以接受你的感觉,告诉自己,『这个想吃的感觉很正常,以前每次放纵美食,都让我很满足。』
最后,你发现,你在这整个识别和接受情绪的过程中都好像是抽身事外的,你就像灵魂出窍似的跳了出来,去冷眼旁观自己和自己的情绪。所有的嬉笑怒骂好像都是属于你看着的那个人的,而不是真正的你。这时,你做到了和情绪的分离。你可以告诉自己,『那个叫xxx的家伙还是想吃了那盘蛋糕,他的想法也挺合理的,但已经和我没关系了。』
这时,你发现,你不在是你自己情绪的奴隶,而成了他的主人。你想让你的情绪帮你做什么,它就乖乖的帮你做。你不想让它影响你,就冷眼看它自说自话。
你通过上面的两个套路,成功的操作了正反馈的细节。——你真的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