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可“三十而立”在三十来岁这个年龄段也是高频词汇,常被提及。
这个现实又浮躁的社会中,对“三十而立”总有些特殊的要求,绝大多数人都把“三十而立”和有车、有房、有存款、有身份、有地位、有名利等外在的物质联系在一起,有了这些就是成功,反之就是没出息。
也难怪,在百度百科中的解释,“三十而立”现常用来指人开始有所成就。在这样的价值取向之下,催生的是急不可耐的“本领恐慌”和不切实际的“远大志向”,“成功学”从应运而生到泛滥成灾,让焦虑又迷茫的人们趋之若鹜。
“十分钟带你学通中国历史”、“五分钟读本世界名著”,各式各样的知识付费充斥耳目。在简书上,“坚持写作,年薪十万不是梦”之类的文章更是比比皆是。
可什么才叫有所成就呢?在“成功学”的“激励之下”,你是成功了?还是发现自己的能力根本就驾驭不了自己的梦想呢?其实我们生而平凡,不是人人都能成为马云和比尔盖茨。
三十多岁,我想大部分人的状态都是相似的吧,工作上,事业处于爬坡期,必须用加倍的努力和圆滑的人情世故来换取上升的空间;生活上,已经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面对渐渐老去的父母和牙牙学语的孩子,突然感到压力山大。
虽然距离所谓的“中年危机”尚有一段距离,可也算得上是上有老下有小,不得不和“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青春年华挥手告别。
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是指他在这个时候做事合于礼,言行都很得当。我理解,“三十而立”就是应该有更加智慧的人生观念,更加豁达的处事哲学,更加通透的生活态度,悄无声息地与世界和解、与自己和解。
三十而立,你可能还没有世俗眼光下的所谓成功,可你依然要有梦想,在追梦的过程中,少一些好高骛远,多一些高瞻远瞩;少一些眼高手低;多一些量力而行;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