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们可以自在地进行一次次的游戏、进食、无节制地消费、观看无数有趣的电视,但依然不可避免地会陷入深深的空虚感之中。如果宇宙设计之初只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存需求,那么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幸福的真相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幸福仿佛总是追逐不到的东西?这时候我会推荐《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这本书,提供幸福的范例和一套理论框架供你思考,而不是教你速成幸福之人。
话题一:为什么我们总是不幸福?
在传统观念中幸福好像永远是一个目标,是我们切实要追求的东西。其实不是,幸福其实是一种做事附带的感受,而不是追求的事物。我们之所以不幸福,也是因为:
1.误把感官之乐当做幸福。
比如游戏、美食等,这种享乐的片刻转瞬即逝。只是为了恢复我们自己意识的秩序。
2.欲望无穷尽。
我们发现总是活在他人设立的消费主义的圈套中,剥削我们的精力,使得我们沦为社会制度和他们欲望的附庸。
话题二:幸福本意是什么?
心流: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最优体验(在心流概念基础上建立):在命由天定的诸多不可控因素(长相、家庭等)之下,有些时候我们觉察到自己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动,主宰自己的命运,在这种难得的时刻,我们会感到无比欣喜。
幸福:幸福并非瞬间发生;它与运气或概率无关,用钱买不到,也不能仗恃权势巧取豪夺;它不受外在事物的操纵,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外界事物的阐释。实际上,幸福要靠个人的修持,事先充分准备、刻意培养与维护。只有学会掌控心灵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品质;具备了这种能力,也就相当于接近幸福的境界了。日积月累的最优体验汇集成一种掌控感——说得更贴切些,是一种能自行决定生命内涵的参与感——这就是我们所能想象的最接近所谓“幸福”的状态。
话题三:通过控制意识获得幸福
我们对自己的观感、从生活中得到的快乐,归根结底直接取决于心灵如何过滤与阐释日常体验。改善生活品质的主要策略有两种:
1.使外在条件符合我们的目标
2.改变我们体验外在条件的方式,使它与我们的目标相契合
我们的注意力是稀缺资源,我们可以决定哪些资讯进入意识,这也直接决定了生活的内涵和品质。
话题四:如何设计进入心流?
1.可完成但有挑战的任务
2.目标明确、规则分明
3.能有即时回馈,知道自己表现好坏
4.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投入此事,不受干扰
5.自我意识消失,进入“忘我”状态,时间感消失
而且最优体验的特点在于“自成目标”,做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回馈。
话题五:其他想分享的语句
出自:工作篇
我们一天至少有1/3的时间处于工作状态,但是工作时达到心流的比率又有多少呢?实验结果显示,工作时管理阶层达到心流的比率是64%,办公室职员是51%,蓝领阶层则为47%。这个结果的比率已经比想象高很多了,毕竟现在很多“只要不上班什么都好”的言论,可是结果却证明,上班还是很幸福的。想在工作中获得更高的心流比率,一是调整工作结构让其尽可能接近心流活动,二是调整个人的意识系统。前者不太容易实现,毕竟外科医生这种具备心流活动要素的职业并没有那么多,但我们能尝试做到后者,自己在工作中寻求挑战、设置即时反馈体系,以及投入大量精神能量。很多人享受闲暇,但实验显示,闲暇时心流比率最高的是蓝领阶层,也就只有20%。这也是有理可依的,毕竟闲暇没有结构可言,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才能把它塑造成心流活动。“下班的时间正在拉开差距。”这句话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倘若我们能够善用闲暇时间,把浪费的意识集中起来,完成更复杂的目标,那投入的注意力能够产生更多价值。大家不妨从感兴趣的事情开始,哪怕是看电影,如果把它作为心流活动来对待的话,在你看完豆瓣前200部电影的时,意识系统一定要比现在复杂得多,这就是个人成长。
如果我们认为把精神集中于一份工作违反了自己的意愿,就会觉得浪费了精神能量。工作无法帮助我们实现目标,充其量只能实现别人的目标;投注在这样的工作上的时间,是从我们一生应有的时间中压榨出来的。很多人常把工作视为不得不做的事,一项外界强加的负担,一种生命的债务。因此,尽管工作体验偶尔是积极的,但他们仍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因为这对他们的长期目标并没有什么贡献。
一份工作有没有变化,最主要的是看工作者的态度,而非实际的工作条件。
出自:思维篇
但在独处、无须集中注意力时,心灵没有秩序的原貌就会显现。它无所事事,如脱缰野马,往往停留在令人痛苦或困扰的思绪上。除非一个人知道如何整顿自己的思想,否则注意力一定会被当时最棘手的事件所吸引:它会集中于某种真实或想象的痛苦,最近的不快或长期的挫折中。精神熵是意识的常态——一种既没有任何作用,也不能带来乐趣的状态。
为了避免沦入这种状态,一般人当然急于用任何能到手的资讯填满心灵,只要能转移注意力,不要沉溺在消极的情绪之中就好。这也说明了为何人们花大量时间看电视,尽管这么做毫无乐趣可言。比起其他的刺激——阅读、与别人交谈、发展嗜好等,电视最能提供持续且易得的资讯,帮助观众整理注意力,而所需要的精神能量又非常少。一般人看电视时,不用担心游移不定的心灵强迫他们面对私人的问题。不难想象,一个人一旦确定了克服精神熵的策略,再要求他改弦易辙就很困难了。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生周期在最后阶段追求“整合”,也就是把一生中完成的与未完成的事,整理成一则有意义而专属于自己的故事。卡莱尔写道:“历史就是不计其数的个人传记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