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侗寨景区门口时天已经全黑了,所以当一长排“金碧辉煌”的塔楼突然横在面前时,我们不由得长大了嘴巴。想象中的黑咕隆咚的破旧寨子跟眼前的宏大场景完全不搭边,若不是那“红光满面”的四个大字,我们还以为走错了路,不知进退。
我们停好车,进了宫殿式的门楼买了票,在民宿司机的引领下进入了侗寨景区(外来车辆不允许进入)。几分钟后我们到达了住所,登记完,民宿小哥把我们引到一幅手绘地图前,热情地给我们讲解如何游览景区。我们早已饥肠辘辘,在房间作短暂的休整后,穿上厚重的衣服,走出民宿,踏入零度的寒冷空气中。
游客很少,三三两两,但走在侗寨的街上,并没有感觉到冷清,反而有种明显的烟火气息,因为这里还有不少原住民居住于此。我们打算到民宿小哥推荐的餐馆解决晚饭,走到半路,见街边有很多小吃摊,糍粑、烧烤、糯米包饭……有的摊位宽敞明亮品种众多,有的光线暗淡“不修边幅”——这些多半是居住在此的侗族同胞经营的。
我们边走边忍不住转头看,吸引我们的不知道是食物的香味,还是对侗族同胞的好奇心。还没走到目的餐馆,我们忍不住坐到了一个简易小摊的桌凳上,点了几串烧烤,想尝一下味道。坐等的时候,发现桌下四方围着厚布,里面竟有一个火炉,真是“别有洞天”,我们一阵惊喜,忙把腿脚伸进去取暖。
烧烤上桌了,在昏暗的灯光下卖相并不亮眼,然而香味刺激着味蕾,我先拿起一串五花肉送进了嘴巴。哇,油脂香在辛香料的辅佐下瞬间在舌尖蔓延开来,肥而不腻,口腹满香,胃口的灵魂瞬间苏醒了,真是此味只应山里有!我们很快吃完了全部烤串,又再加了一些,也点了老板推荐的糯米包饭,同样美味可口。
价廉物美的烧烤吃完后,我们继续往前走,路上又买了一两样小吃,就这样不等我们走到餐馆,我们的胃已满足七七八八了。为了喂饱“大胃王”儿子,我们去了一家面馆给他点了一碗牛肉面。
肠胃的饱足为我们驱赶了些许寒意,我们漫无目的地在街上闲逛。路边一座灯火辉煌的塔楼吸引了我们,突然醒起这不是侗寨代表建筑鼓楼吗!鼓楼上方呈锥形层层叠叠向上堆叠,在灯光的映射中似包了金身的一身贵气,然而下方的圆木立柱没有得到金光的赏赐,“出卖”了塔楼的金贵,泄漏了岁月的沧桑。
鼓楼下方围坐了黑压压的一群人,走近一看,正中央的地面凹进一口灶坑,里面的圆木棒正欢快地吐着火舌,把热量向四周传送给围坐在板凳上的人们。此情此景迅速让我穿越时空,把我拉回小时候,在阴冷的寒冬腊月,亲朋好友们围坐成一团,烤火、摆龙门阵。柴火星清脆的噼里啪啦从人声的间隙溅出,一股质朴的温暖陡然从心底升起。
这些人大多是当地的侗族人,而且都是中老年男性,身着黑色,他们交头接耳,有的翘起二郎腿,家长里短,闲适安逸。三两个年轻游客穿插坐在他们中间,不知道能否听懂他们的闲谈,但必能“偷得”几分温暖。
我和孩子们尽兴之后,准备折返民宿。我们离开热闹的主街道,随性迂回曲折到景区另一头,听见河水汩汩,发出清亮而不吵闹的响声。一条小河流经两旁老旧的寨子楼群,我们走在河边幽静而暗魅的小道上,路边店面居多,偶尔夹杂住户人家,夜深加上旅游淡季,大多关门闭户,偶尔有几家亮灯。侗寨老楼影影绰绰,小河流水潺潺,空气清冷干净,路面脚步咚咚,影视中的浪漫气氛拉满,真是可可爱爱喜不自胜!
寒夜清冷,却觉侗寨在静谧中透着点点温暖。晚安,侗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