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两岁三个月的妞妞被雪妮带回娘家了,原以为她会哭,谁知道她是特别开心。
今天和她视频,她顾不上和我说话,她在院子里边跑边叫,好似在告诉我“妈妈,你看,我在这里很开心”。
整个视频过程她都是在和两个哥哥玩耍,她真的没空过来和我说句话,我有点失落。
但是雪妮给我说一个事,今天妞妞对着我家小猫说“咪咪,你想妈妈吗?”
听了这句话,我知道她是想我了。
和老公视频说起妞妞的情况,他其实不想承认孩子在那里玩得开心,但是又没有办法改变现状。叹了口气。
对于妞妞在姥姥家的事,原来我会说,“我实在没有办法啊”,现在的我会说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选择让孩子暂时离开我,我承担这个选择的结果,那就是对孩子的思念和对孩子陪伴的缺失。
但是这种选择不是一无是处的,分开同样在考验孩子和我们。考验她的适应能力,考验我们的适应能力和转化能力。
孩子的适应力超出了我的想象,我自己的适应力也在进步。
在老大两岁时,我们分开了,一周见一次。刚开始。我不适应,还生了一场病。学习时想孩子,工作时想孩子。总之就是干什么都不专心。
现在的我不一样了,虽然和孩子分开,特别想孩子,但是在分开的时间段里,我必须利用好,抓紧时间学习。
原来孩子在身边时,总是急躁,觉得孩子剥夺了自己的学习时间,那分开时岂不是很好的学习时间。
自己学习好了,变得更强大了,不是能给孩子更好的保护吗?这样一想,我觉得并没有那么悲伤。
记得姥姥说我两岁时在姥姥家住,因为想家,就自己抱着一个小桶,一边拍着小桶,一边叫着爸爸的名字。
姥姥记得这一幕特别清晰,只是当时家里没有照相机,无法记录下那一幕。但是这么多年,姥姥经常提起。
今天听着妞妞对着猫咪说的话,我觉得好似遇见了自己的小时候。
妞妞这次回家,去哪里都不需要雪妮陪伴了,屋里,院里,大街上,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并且竟然主动提出去我妈的院里,上次回去只愿意待在雪妮家里,这次竟然自己提出要去我妈的院里,并且还和雪妮再见。
她的进步神速,从原来的畏畏缩缩,不敢和人打招呼,不敢去别人家,现在可以自由切换,毫无压力咯。
看着她开心的样子,我心里不放心终于可以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