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一切境界都是为了让我们成长。顺境如水,滋润内心;逆境如火,煅烧烦恼。水火相济,人生才能由充满杂质的矿石变为纯净的金子。
最近单位人事变动,刚稳定下来的节奏又被打破。整天被一些琐事所困扰,心里总是满满的,静不下来。就在此时,我遇到了《好好说话》这本书,它就偏安在图书馆的一隅,安静的,随缘的,似乎在等着我。
真的很喜欢这本书!学诚法师与我们分享了佛陀的说话之道,告诉我们好好说话,就是修行。虽说大道至简,但佛家说出来就有一种让人心安的力量。读着这本书,让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宁静,浮躁的心慢慢沉静下来,自己仿佛置身于空旷之地,摒弃了世间繁杂,困扰逐渐散去,心静平和,心灵净化。
经典语录:
1.和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自己的心态。尊重赢得尊重,包容赢得包容,与人相处时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
2.如果有愿力,受苦就有意义,苦就不再是苦,而是生命的庄严。真正要做的,不是去忍耐苦、对抗苦,而是转变内心的知见。
3.世界虽然很大,却大不过人的一颗心,所有真正改变世界的人,都只是把握了自己的一颗心。与其把太多精力放在观察和批评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情上,不如多关注和践行自己能够做到的。
4.焦虑,是被妄想之火煎熬。外在的局面是因缘和合的结果,而我们看待它的时候却附加了许多分别之念,高下之别,得失之心,被川流不息的妄念包围,心就焦躁、恐惧,不能安定。时时刻刻回归当下一念心,不追忆,不幻想,让心静下来。
人来到世上的时候并没有带着钱来,走的时候也不会带着钱走,整个一生中的盈亏得失,不过都是昙花一现而已。
人生之路,有上坡就有下坡,有顶峰就一定会有低谷,胜败乃兵家常事。进一步说,无论是得还是失,都如梦幻泡影。得到了会失去,并不是真有;既然没有真正的得,又何来失呢?得失只是我们心念上的起伏。
5.不要捞取水泡做花环
世间万事万物,有什么不会破碎?就算你能一直抓着,有一天它自己都会碎。果实熟透了就要烂,花开到最盛开始败,塑料会老化,钢筋水泥也有使用寿命——世界就是如此,不承认,不相信,不愿接受也没用。接受这个事实,心里就能平静,就不会执着,不会在人和事物变化,败坏,失去时充满痛苦。
抓不住的东西不要抓。当完全明白一切事物都是抓不住的,生命反而真正自由,安全,快乐——从此不会被任何东西抓住,没有了忧虑,恐惧,不再会嫉妒,愤怒,苦恼。没有任何心理障碍,才是一个真正能提起,会承担,有力量的人,也是一个真正能放下的人。
生命的现象很有趣,当你努力追求快乐时,总是得到痛苦;当你不再追求时,真正的快乐反而会不请自来。
6.人活着是为什么?这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问题。孟子曾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人与动物的基本需求都是生存、繁衍,但如果只是停留在此,就失去了生而为人的真正意义。
人最特殊一点是擅长思考,所以不会停留在“追求水草”的阶段,而是懂得去探寻生命的奥秘,追求自身的不断提升、进步。每个人的努力奋斗和整个人类的集体前进,无不源于内心深处不断提升自我的愿望。如何能够觉醒,能够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就是生命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