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凌晨0:30分,周杰伦喜提微博超话第一,大伙儿开心地奔走相告,除了蔡徐坤的粉丝。
这场周杰伦大战蔡徐坤的“坤伦之战”的数据战役持续了约16小时,杰迷打榜了五日之久才送周杰伦登顶,这场周杰伦的数据保卫战吸引了众多吃瓜群众围观。
这场战争的起源竟是一豆瓣网友认为周杰伦微博数据差,但演唱会却一票难求,质疑周杰伦是否真的有这么多粉丝,虽然他很卑微地求大家别骂,但不得不说他闹出了个天大的笑话。
从他的话中可得知:他认为超话是流量的侧面证明,而周杰伦超话排名都上不了=没流量=没粉丝,所以周杰伦演唱会票难买很奇怪。
周杰伦粉丝得知这事不得了了,我家周董没粉丝?于是乎杰迷们纷纷被迫营业做数据,还有一群娃都能上学的夕阳红粉丝也跟着学打榜,看他们懵懂的样竟十分可爱。
然而饭圈打榜哪有那么简单,做数据有格式、字数的要求,还要吹彩虹屁,整花里胡哨的emoji表情等等,别说80后懵了,我这个90后也傻了,果然饭圈不太适合我们这种老年人啊。
但好在杰迷有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打起榜来也有模有样,使得周杰伦在从榜上无名在短短的几天内一跃成为第二名,成功威胁到了榜一的蔡徐坤。
不过蔡徐坤粉丝作为做数据的老手,对于这种场面是十分地气定神闲,过气歌手怎么能和我家坤坤比呢?大号小号齐上场,合理抛分拉开榜。
看起来蔡徐坤稳守第一势在必得,殊不知,连明星和一些微博大V都为周杰伦打榜,还有五月天、陈奕迅、孙燕姿等隔壁的粉丝也前来支援,还有那些虽然不粉周杰伦但也会唱他歌的路人来支持。
周杰伦的老年粉们也不甘落后,我们可是曾经夜里三点偷过菜、凌晨五点抢过车位的杰迷啊,粉丝们打响了“保温杯里泡枸杞,熬夜打榜只为你!”的口号,把孩子哄睡着了继续做数据。
人多就是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即使蔡徐坤粉丝小号再多,终也不抵周杰伦的全中国的支持者,毕竟周杰伦的许多歌曲比“鸡你太美”的传唱度更高啊。
而周杰伦这个沙雕偶像,对于粉丝带娃做数据的行为一个字回复:“屌。”不过周杰伦正如他的口头禅一样,真的很屌。
周杰伦何许人也?凭什么可以超过蔡徐坤登上榜首?那么我就来给不认识周杰伦的部分00后科普一下吧。
周杰伦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青春,已经有一对儿女的我舅车内循环的歌曲都是周杰伦的,就算头已经秃成地中海,听到周杰伦的歌我舅舅也仿佛回到了年轻的时候(舅舅对不起,如果你看到这里请原谅我)。
在我们父母认为他唱歌含糊不清的时候,却不知道他开创了一种新的华语流行歌曲的演唱方式,影响至今。
在《乐队的夏天》中,大张伟说:“我一直有一个狭隘的想法,我一直觉得是周杰伦结束了中国的摇滚乐。”可见周杰伦为代表的流行乐在中国乐坛冲击力有多大,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符号。
如果想用数据来证明周杰伦的实力,那就更不用多说什么:
第一张专辑《Jay》就销量260万,揽获三项金曲奖,可谓出道即巅峰。
第二张专辑《范特西》销量780万,其中曾经被张惠妹拒绝的《双截棍》成为周杰伦的成名曲,让大家知道原来摇滚+rap也可以很中国风。
第四张专辑《叶惠美》中的主打歌《以父之名》被超过8亿人同时收听,从此之后,每年7月16日被称为“周杰伦日”。
而《叶惠美》中的另一首歌《晴天》在网易云的评论超过了200多万,承载着许多80后、90后的青春,是多少人的KTV必点曲目啊。
周杰伦连续七年登顶亚洲唱片销量榜首,音乐生涯奖项450多个,无人可以撼动周杰伦天王的地位,无需靠数据说话,因为他本身就代表着流量了。
我想那些00后,就算不认识周杰伦也应该听过周杰伦的歌,周杰伦曾发ins说:“告诉你们我为什么很少听别人的歌,因为我16年前写的歌,到现在还在流行。”
周杰伦绝不会死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他不需要那些虚假繁荣,而周杰伦的粉丝也是身体力行地打击了所谓流量数据的行为艺术,当一个偶像只剩下一堆数据,就是这个偶像没落之时,无法创造价值的偶像,再怎么帅都会被时代以及流量所埋葬。
对于夕阳红杰迷来说,做超话数据就如同曾经三点熬夜偷菜的小游戏罢了,捍卫自己的偶像,就是在捍卫自己的青春不被偷走。
点个“喜欢”吧,告诉我你的青春里有周杰伦。
-END-
我是跳蚤,一个三观超正的大学生,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跳蚤(sylsh79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