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呼唤年轻干部时刻以“自重”为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锤炼真本领、展现新作为。
重在头脑清醒,莫把“聚光灯”当“自身光”,警惕平台光环下的迷失。当下,一些年轻干部身处重要岗位,有时被聚光灯环绕,也会被媒体关注。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别人越是看重,年轻干部越应当自重。现实中,个别年轻干部易将协调资源、组织会议的平台效能,误作自身“点石成金”的本领,但实际上组织把年轻干部放到重要岗位,容易放大个人能力。年轻干部应当头脑清醒,时刻保持谦卑,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为人民用好权;多问“我为组织贡献了什么”,少想“组织给了我什么”。要主动深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一线,愿挑最重的担子、能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立足岗位做贡献,勇于敢担当善作为
重在站稳脚跟,莫将“公器”变“私钥”,筑牢权力围猎的防火墙。权力姓“公”不姓“私”。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系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不仅关乎个人成长,更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但一些正值事业起步期的年轻干部法纪意识淡薄,在权力和诱惑面前迷失方向,最终坠入违纪违法的深渊。年轻干部要把好“首关”,严把思想防线阀门,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让清廉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培养健康生活情趣和爱好,远离不良社交圈,让生活圈、朋友圈成为廉洁自律的“防护网”。要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敬畏,坚持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在点滴小事中培养“慎初、慎微、慎独”的定力。
重在业务精熟,勿视“充电桩”为“绊脚石”,把学习力转化为实战力。新时代新情况新挑战层出不穷,“本领恐慌”是最大危机,业务精熟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软指标”,而是履职担当的“硬杠杠”。现实中,有的年轻干部学习浅尝辄止,不深入不系统,导致“书到用时方恨少”。年轻干部须树牢“空杯心态”,坚持开卷有益,磨好业务的金刚钻,干好分内之事的“瓷器活”。要深入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政策,持之以恒学习本职岗位工作业务,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要眼睛向下,坚持干中学,主动到矛盾窝里“墩苗锻炼”,在项目火线上“备战练兵”,推动自身专业素养“时刻在线”,让自己成为本行业领域内真正的“活字典”“政策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