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已近尾声,寒假步入腹地。家长即将复工, 孩子返学却还要十多天。可他的表现却不能让爸妈安心地上班。
如果说, 上学期五个月养成的规律作息, 在年前还残存一点儿贯性的话, 遭遇过年五天的彻底躺平之后, 晚不睡, 早不起, 饭不吃, 整天就知道捧着个手机,这已经成为所有学龄孩子的共性。
家长们看在眼里, 愁在心上:晚不睡,早不起成了夜猫子,一日三餐都吃不全,是彻底傻了吧, 手机不离手,眼不离手机,眼睛还要不要了。关键小小年纪, 正是朝气蓬勃的时期, 却死气沉沉、老气横秋。再加上自己对上班的恐惧。家长们的焦虑达到了顶峰, 自然看孩子更不顺眼, 情绪处于崩溃的边缘,情绪一点就燃。
孩子却认为: 我睡我的觉, 玩我的手机, 没吵你,没闹你,没问你要一分钱(因为有压岁红包在手), 你凭什么对我横眉怒对, 不断挑刺。
于是乎, 亲子矛盾加剧, 亲子大战一触即发。
怎样避免这类现象发生呢?
智慧灵动的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一 觉察情绪, 分清界限 。班前焦虑综合症是年关过完、假期已尽,而自己钱囊渐瘪, 两手空空, 熬夜欠觉, 喝酒伤畏的委屈、疲惫、失落,是对节后返岗、工作压力的不甘、焦虑、无奈。这所有都是目己的情绪,与孩子无关,是需要自己想办法抒解的。如果情绪外包,发到孩子身上,那就会成为亲子感情的伤害。
二 尊重孩子对压岁钱的支配。压岁钱是基于长辈对孩子宠爱而赠予他们的礼物,它是属于孩子个人的私有财产。只要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孩子对压岁钱具有完全的支配权。我们只能尊重孩子对压岁钱的支配,在必要时引导孩子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但不能横加干涉, 更不能强行没收。
三 和孩子商量,制定复苏计划。但一 定要注意,给孩子留足调整作息的缓冲期,允许孩子的身体慢慢苏醒和适应。比如:初七:父母上班, 孩子可以不起床吃早饭,但中午下班回家,孩子必须起床洗漱完毕,正常吃中、晚餐;初八:爸母上班, 孩子同样可以不吃早饭, 但要为午饭做一些剥葱、择菜、洗菜、切菜和煮米饭等等必要准备;初九:家长上班, 孩子要起床和爸妈一起吃早饭, 中、晚要求不变;初十:在初九的基础上要求每天写2个小时的寒假作业。这几天的孩子表现都要在晚饭后开家庭会议,给孩子总结打气。
四 每天下班, 家长要把工作的压力和烦恼留在单位,清空了情绪再回家。从走进家门的那一刻, 就要专心陪伴家人。即便对孩子的表现不满, 也要用非暴力的方式去沟通, 比如: 我看到你.....我感觉到...…如果你....…我会特别开心。
写在最后:
祝愿正在读此文的您,亲子和谐,家庭温馨,巳巳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