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篇干货|请回归最初的自己

图片来自网络

这是我来简书上的第二个周的第一篇文章。

这一个周看了很多简书上大神的文章,大部分都是在讲如何在一个月或四个月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等等诸如此类的,貌似那样的文章会有很高的阅读量。

慢慢地你会发现,他们讲的完全就是框架,(看到这,请不要批判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有些人觉得好,我尊重你,但请不要把你觉得好的强加在我身上),在我看来,有一些完全是空话,其实这种比较抽象,不像语言学习,po出的干货有些实质借鉴意义的。我不是说这种文章不好,而是这种文章完全是需要自己的实践经验去填充细节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而大部分人只做到看了这文章觉得不错收藏了,仅此而已。

慢慢地你会发现,你想让你的文章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就需要投稿,向首页投稿,或是根据你这篇文章的内容来投稿,比如说这篇是关于语言学习的,你就需要去语言专栏投稿。

一周下来,我发现我关注点完全在如何获得更多的阅读量,如何写出吸引人的标题,如何找到吸引人的封面配图,越来越多的框架束缚着我,完全偏离我当初来简书的目的。

所以,我需要回归我自己的初衷,不需要被外在的框架阅读量、标题束缚着自己。

写作本身是一件愉悦的事情,不需要每天规定我要写多少字,想写就写,有思路就写,没思路为何要去逼迫自己去写。

写的文章,只需让自己满意即可,别人喜欢不喜欢是别人的事情。自己觉得可以按下发布文章这个按钮,能对得起自己。

读读有意义写作风格独特的简书上作者的文章,但是,不要看太多这些文章,我始终认为名著、著名作家的小说或是杂文集都要比网络写手亦或是通过豆瓣简书出书的人,好的太多。

这个时代的我们都很奇怪,我们离不开手机互联网,往返于微信、微博、豆瓣、知乎、简书上的碎片化时间越来越多,喜欢现成的干货的越来越多,相反,静下心去读完一本书并做好标注的人却越来越少。我们开始喜欢急功近利,喜欢一切干货,喜欢别人总结好的知识。但事实上,有很多干货的尘封在收藏夹里了。

走了太远太久,都忘记了自己为何要出发。

这不是一篇干货,而是提醒我自己。

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初衷,不要被外在框架所束缚,多看经典名著,不要被互联网绑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3,842评论 25 709
  • 车驶过一个破旧的工厂,工厂院里有一个生锈的铁笼子,笼子里关着一只老狗。我经过这里很多次,每次经过,我都会把...
    王仙客就是我阅读 212评论 0 0
  • 本文参加第28届柏林园征文,所有内容均为本人原创 坐在电脑面前,突然想到一个比喻:家乡的大山是母亲叉开的双腿,而怀...
    谶楷儒阅读 221评论 0 0
  • 俞冬淮 摩珂凝煌。 当初春的景风吹过梅山,被撞回低掠过魅眠林原的时候,这片大地下深眠的花妖就缓缓苏醒了。 一点点,...
    俞冬淮阅读 52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