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钱钟书和杨绛因为学识相识,相知,相惜。他们都是那一辈里爱书,爱文字,爱国家的人;
杨绛和钱钟书一样都是酷爱读书的人,他们有一样的信仰和追求,他们就是因为这样的气场相吸,所以有了往来的书信,所以一起决定留学英国,就算当时杨绛还没有真正找到求学的院校,为了自己一生的挚爱也是愿意远走他乡的。在英国的时光,他们拥有了爱的结晶---阿圆。为了让钱钟书认真完成小说《围城》的创作,她甘愿从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姐变成“灶下婢”。因为杨绛笃定自己先生的才华,值得自己去做这样的付出。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夫妻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包容。
杨绛除了在生活中能坦然去应对各种问题之外,还在大是大非面前也是不让须眉。 杨绛先生,在日本侵华那段时间表现出来的不卑不亢,不慌不忙无不让人钦佩。传记中有提到一幕,杨绛先生用坚定的眼神吓退了一个日本士兵,这是要多大的能量从瘦弱的身体里面爆发出来,才能产生这样的作用。这是一段国人提之伤感悲痛的日子,这段时间带来了灾难,间接也加速了杨绛父母双亲的亡故;大家都对这个社会有太多要控诉的事情,都在黑暗中期待黎明。因为日军,杨绛没有见到父亲最后一面,只能在听闻消息时悲痛欲绝,彻夜难眠。如何救赎这段时间的自己,只有写书,写剧本,写诗歌,这一切成了那段时间人们释放压力,抒发情感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真正投身于自己所爱好的事情,再艰苦的环境也可以创造价值。
真正有才华的人,都会被珍惜,都会值得被重视。但是真正值得令人钦佩的是,这对才子佳人,在8年抗战结束,蒋介石投来橄榄枝时,还是决定在祖国这片刚刚经历了创伤的土地,用自己的满腔热忱去抚平伤口。他们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这里留存在着对父辈的记忆,求学时的天真烂漫,以及不能忘却的清华情怀。在抗战结束,夫妻两人又开始了清华大学的授课,开始了新的读书生涯,杨绛先生也开始了自己的翻译之旅。
读杨绛可以真正了解到如何成为一代才女,读杨绛可以了解到如何真正做学问,读杨绛可以了解到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作为当代女性,可以以杨绛为引领者,适时选择取舍,这对于一个生活在错综复杂环境下的人,是一种基本的生活技能。有舍才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