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第一个案例主要是围绕家庭关系开展的。案主有2个儿子,大儿子乖巧懂事,小儿子沉迷手机。代表们上场后,根据的自己的感受开始站位。
随着各自站位的不同,大家的感受和情绪也在不断变化。
妈妈面向儿子,重复着胡老师的话:妈妈相信你会越来越好的,也许我一直以来,都在用我的方式来爱你,我不知道你是否感觉到我是爱你的,我对你的种种要求,是以我的意愿出发的,我忽视你已经长大了,对不起,我的孩子。我相信你能承担你的学业和未来,不管怎么样妈妈都是爱你的。
个案接近尾声时,妈妈说:“当不再自己做决定而是跟丈夫一块儿协商时,感觉有人支持我了,心里更有底。”
伴随着一家人越来越近,慢慢地抱在一起,个案结束了。胡老师说,我们在关系中出生,最终还是要回到关系里疗愈自己,疗愈过程中有情绪都是正常的。
在场的学员也纷纷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A:刚刚那个妈妈说感觉小儿子回来了,其实不是孩子回来了,孩子一直在,只不过我们一直在用自己的价值体系去评价他。
B:有一个阶段我头疼很压抑,虽然找的那个代表跟当事人的体型有些反差,但是整个人的状态是一样的。整个过程中,我就想如果我在这个家我早跑了。
C:改变别人需要先改变自己。
妈妈:我自己感觉跟家人拥抱之后情绪释放了,没那么拧巴了。刚开始来到这个场域,我感觉别人没问题,就自己有问题,现在轻松多了。
胡:其实每个人都在关系中诞生,也都会在关系中受到伤害,也在关系中疗愈。
按照胡老师的要求,现场的爸爸妈妈站起来面对自己的椅子,想象坐在椅子上的是自己的孩子,然后对孩子说:谢谢你成为我的孩子,从现在开始我接受你当下所有的一切,你的乖巧,你的懂事,你的吵闹,你的依赖。我不喜欢你的缺点,我希望你做地更好。所有的一切都基于我对你的希望,也许有的时候它变成了无形的压力,你开始不那么爱我了,甚至有些讨厌我,所有这一切我接受下来,无论你是什么样,你做了什么,你是我的孩子,我给予了你的生命,我爱你!
胡:大家说完之后有什么感受?
妈妈A:说完很放松,不过,手心脚心有些冒汗。
妈妈B:说完之后感觉自己变得越来越美。
爸爸A:说完之后很轻松,跟刚才那位妈妈有些像,我的手心脚心也是都有汗。
胡:每个人都是在家庭中诞生,在家庭中受伤,在家庭中疗愈,我们要接受自己能接受到的、接受不到的,接受当下的一切。有些变化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
接着,现场的学员3人一组围圈,3人的角色是爸爸妈妈和孩子,确定好身份后,3人互看,真诚地看你的妻子(丈夫)和孩子。过程中如果接受不了当下的位置可以去调整。
胡:我们的生命是由父母的关系而产生的,感谢他们给了我们生命,如果你愿意,可以告诉他你想说的话,爸爸妈妈只需要用眼神接纳就可以。
胡:大家做完之后有没哪些感受?
A:变换3个角色,父母这两个角色感受更深,跟孩子沟通要沉下心来,没有什么沟通不了。
B:当我面对我的孩子,不管是男是女,接受了他是我的孩子时,我很自豪。
胡:现场的孩子们,回家做个作业,一定要抱着爸爸妈妈说,谢谢你生了我,一定要抱,做完之后你会发现关系肯定会不一样的,尤其是男孩子。如果父母不在了,可以找个枕头抱着说,这样可以让我们的爱流动起来。
胡:感谢你们选择行知,走进这里,你们更要感谢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要呼吸,庆幸我们能顺畅的呼吸,呼吸也是一种疗愈。请大家环抱自己,对自己说我爱你。万事万物其实都是你自己,爱这个皮囊,爱他的灵魂,爱当下的你!
下午的课程是2点半开始哦,大家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