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感,这样做就好

本期作者|咨询师张树豪

结束多年留美生活的马来西亚咨询师

从中国这片土地重新出发

6个⽉前,当我坐在从旧⾦⼭⻜往北京的航班上时,躺在托运仓的2个⾏李箱和头顶上的1个登机箱,就是我这些年的全部家当。

作为⼀个在⻢来⻄亚⻓⼤的华⼈,我从⼩说着粤语、英语、普通话⻓⼤,⾃诩在多元⽂化的熏陶下,形成了不错的包容⼒和接受⼒。

但当我从吉隆坡远赴美国求学和⼯作后,才发现,全新的环境是如何深刻冲击和影响着我的。

在美国⽣活的10年间,我的居住轨迹像极了⼀只迁徙的⻦,搬过6次家,在4个城市⽣活过。对我⽽⾔,那是主动冲进⻄⽅新世界,暴露、洗礼、重塑⾃⼰的10年。

⽽此刻,当⻜机真的开始下降,陌⽣的北京城以其繁华的夜景迎接我时,尽管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我的⼿⼼还是在不⾃觉地冒汗。

步⼊30岁后,我的每⼀个重⼤⼈⽣决定,都⽐年少轻狂时更具挑战,因为需要⾯临更深刻的⾃省和重塑,这意味着更猛烈的改变和痛苦。

跨过太平洋很容易,但跨出⼼中的舒适区,在北京重新出发,⽆论是作为⼼理咨询师的我,还是作为⼈类的我,都是⼀场新的“修⾏”之旅。

18年夏天,⼀个闷暑的早晨,叫醒我的不是闹钟,⽽是“叮”地连续⼏声消息提示。

我睁开惺忪睡眼,发现是来访预约的推送,在回复接受的刹那,我迎来了在北京的第⼀位来访者。

⾃那之后,我接触到不少80、90后年轻来访者,会因为⽆法适应某个新环境而产生心理问题,如过度焦虑、陷入抑郁或过度自卑等

我想,或许可以把自己这部分经验分享给我的来访者和读者朋友。

 1 

 世界跑得好快 

相信你也感受到了,整个世界的⼈⼝流动性都在变⼤。

除了越来越多⼈选择留学、移⺠外,⼈们因⼯作和⽣活⽅式⽽移居,也以更⼤的频率发⽣着。因为科技、社会功能的发展,移居的成本和限制在减少,我们可以做出更⾃由、个性化的选择。

在领英发布的2018年《年轻职场⼈城市流动趋势洞察》报告中,有这样的⼀个结论:2018年,相⽐70/80后,90/95后在城市间的流动更为频繁,他们更愿意为了好的⼯作机会和⽣活⽅式去其他城市。 

这份报告统计了约1.1万、已毕业⼯作、且在2018年有过城市变动的领英会员,结论指出,职场⼈的城市流动频率随着年龄的降低⽽增⾼,年轻⼈在城市之间的流动性越来越强。

数据还表明,70后⼀代,平均⼯作3.32年会换⼀次城市;80后⼀代,平均⼯作2.49年换⼀次城市;90后⼀代,平均⼯作1.40年换⼀次城市刚毕业不久的95后,平均换城市时间仅为0.84年。

⽆论你是否喜欢,时代的⼤潮都会向着它该去的⽅向奔流。你未来的⽣活,可能⽆法避开适应新环境的挑战,你需要在探索新⽣活的同时,学会更好地适应它,享受你喜欢的部分,平衡你不太喜欢的部分。

 2 

 为什么到了新环境不适应? 

你或许具备这个时代的很多新锐个性,但仍然需要接纳——作为⼀个⼈的局限性。

每个⼈的适应能⼒都不同,“适应期”需要花费的时间、精⼒也不同;但⽆论这个⼈的适应⼒有多强,对全新⽣活的“适应期”,都是⽆法避免的。这背后是⼈性、社会阶段、现代⽣活模式等综合因素使然。

#1 大脑是个天生的控制狂

人类的大脑会预期未来的危机,提前构建保护措施。 

当我们到⼀个新的环境,因为不了解,使得⼤脑对周遭危机的预估能⼒下降,⼤脑就会产⽣更多的“不确认感”。

这种感受会刺激⼤脑的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引发应急反应——“紧张感”。这是为了提醒你:请进⼊备战状态,有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如果不很好地处理,让应急反应持续作⽤,很可能诱发⼼理问题。

⽇常的陀螺变得不听话,只要活着,每天、每⼩时、每分钟,我们都在累积⾃⼰的⽣活经验。因经验获得了益处,促使我们形成习惯——⼀种占据了我们⼤部分琐碎、⾃然的⽇常模式。

⽇常模式就像⼀只依靠惯性旋转的陀螺,它就在某个⻆落,默默⽀撑着我们的⼼理稳定性。当我们的⽣活环境发⽣很⼤变化,这只陀螺就会被中断,从⽽打破了⼼理的稳定性。我们可能需要调整作息、运动习惯、购物习惯,我们被动接收的信息和社交⽹也会发⽣巨变。

让陀螺重新转起来的唯⼀⽅式就是重新学习,⽽学习从来都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我们需要不畏艰⾟,去创建新的神经元路径。

#2 减压方式的改变

回想⼀下,当你伤⼼或⼼情不好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和⽼友去熟悉的餐馆、酒吧?去家附近的公园瘫坐或发呆?

你已经形成了适合⾃⼰的⾃动减压模式——这对你来说更像是常识(要知道,我们解决⽣活中⼤部分问题的时候,依靠的不是知识或分析,更多的是常识)。但是,在新的环境,这些常识可能⽆法实现,你的陀螺停了,只有重新鞭打它,不疼才怪呢~

特定⼈格可能加重不适应感。⼈格⽆好坏,只是不同类型的⼈格,在内⼼感受、⾏为模式上会有各⾃的特征⽽已。选择符合自己人格特征的新环境,是更加明智的选择。如果新环境与⾃身的⼈格适合度较低,当然更容易产⽣负⾯的情绪。

⽐如,外向⼈格的朋友,在⼈⼝密度低、与⼈交流少的新环境,可能会因为⽆法交到⾜够多的朋友,⽽感到失落或不安;内向⼈格的朋友,在⼈⼝密度很⾼、社交热情的新环境,可能会由于不擅⻓陌⽣社交,⽽导致融⼊困难,产⽣孤独感和缺失感。

就像健身⼀样,要知道⾃⼰可以举多重,新的挑战很必要,但过载是会砸到脚的。

 3

如果放任了“不适应感”呢? 

英⽂⾥有⼀个词叫 “relocation depression”,因搬迁⽽导致的抑郁⼼理。它可能表现为感到疲倦、睡或失眠、对事物缺乏兴趣、不愿离开⾃⼰房间等。

在我的个⼈经历中,也遇到过类似的状况。

在我离开居住了4年之久的爱荷华市,搬到旧⾦⼭的时候,我刚刚结束⼀段亲密关系,同时在⼯作上还⾯临全新的挑战。我当时在旧⾦⼭的⼀家社区福利机构做⼼理咨询师,需要每天⾯对很多接受政府救济的⼈。

他们中的⼤部分,不是主动来进⾏咨询的,⽽是必须接受咨询和专业评估,从⽽获得救济⾦和新的⼯作机会。所以,我需要⾯对这个社会最⼼酸的⼀⾯,每天绞尽脑汁,⽤有限的资源去和贫困、创伤、死亡对抗。

那段⽇⼦,我不愿意和朋友、家⼈联络,下班后就⾃⼰静静待在房间⾥。

我每天晚上,会花⼤概5-⼩时,躺在床上刷脸书(Facebook)。并不是被上⾯的内容吸引,甚⾄都不在意⾃⼰看了什么,只是为了逃避⼼中莫名的空虚和⽆助感。我也曾幻想,不主动作为,只要死扛,这种低落的情况就会好转。

可是,越逃避,越空洞。

霍姆斯-拉厄压⼒评估表(Holmes-Rahe Stress Inventory),把⽣活事件进⾏了压⼒值评分(压⼒越⼤分数越⾼),如伴侣去世(100分)、 配偶分居(65分)、怀孕(40分)、法律纠纷(29分)、旅⾏(13分)。

那么,我们来看看,搬到⼀个新环境⽣活,需要⾯对什么压⼒事件?

可能会遇到经济问题(38分)、和伴侣争吵(35分)、⼯作的⼤幅改变(29分)、适应新居(25分)、作息时间的调整(20分)、休闲活动的改变(19分)、社交改变(18分)、家庭聚会减少(15分)、改变饮⻝习惯(15分)。

这些分数加起来已经超过200分了。根据Holnes-Rahe Stress Inventory,如果分数在150-300分之间,未来2年,产⽣严重健康问题的机率为50%;如果300分以上,产⽣严重健康问题的机率为80%。

回到我⾃⼰的经历中,那个回家就瘫倒在床的颓废⻘年,在某⼀天百⽆聊赖地刷⼿机时,看到了⼀篇引⽤了以上理论的最新研究。⼀种最朴素的驱动⼒,让我坐起身,我意识到事态的严峻,如果放任⾃流,不会有任何改观,反⽽越来越糟,直到最终局⾯失控。

扪心自问,我关心自己的健康吗?在乎自己和所爱之人的未来生活吗?

我不敢拿未来冒险,更不敢提前透⽀⾃⼰的健康。那不是出于胆怯,⽽是出于 “做⼀个有勇⽓的⼈”的好强。

 4

 如何改善不适应感?

 我给你灵感,你给自己解药 

#1 不自责,给自己足够的空间

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为了缓解⽣存的危机感,我们会下意识地去快速学习、快速融⼊。但快速成⻓的诉求,必然带来时间上的压迫感、对⾃我能⼒的质疑感。在新的环境下,这些压⼒会让⾃我感觉“很不良好”,甚⾄伴随着受挫。

所以,不要被这种诉求牵着⿐⼦⾛,构建新的⽣活、学习新的事物都是需要时间的。

慢即是快。慢意味着给⾃⼰空间和时间,接纳⾃⼰的“⽆能感”,花最⼤精⼒,去做可以改善现状的事,⽤事实⿎舞⾃⼰,让⾃⼰获得⼀些可⻅的成就感,从⽽逐步建⽴信⼼。

#2 用你擅长的爱好,建立新习惯

将⾃⼰的爱好,带到新的环境,是⼀个切⼊点。⽤你擅⻓的事情,拓展对新环境的认知,可以更容易获得认同感和价值感。

这样做,还有⼀个额外好处:你的⼤脑会对这个新环境留下更友好的印象,你制造越多愉快的体验就会越快喜爱上这个陌⽣地。⽐如,你擅⻓某⼀种运动,那么就从这种运动出发,加⼊⼀群同好的⼩社群,每周参加⼀次运动或赛事。

#3 老友虽好,但不能过度依赖

移居到新的城市,我们都会做⼀件事——遇到问题,找家⼈、朋友在线联系,缓解思念,获得⼒量和⽀持。这很重要,也很必要。

但有⼀个需要警惕之处。发达的线上社交⽹络,可能会阻碍我们在新的环境,发展新的社交圈⼦。

认识更多朋友,当然不是任务,但新环境还是需要建⽴新的社交,这将带给我们融⼊感和必要的⽀持。

过度依赖原有社交⽀持,⽽误以为⾃⼰不需要去结识新朋友,是很多适应期的⼈容易掉⼊的陷阱。

结识新朋友,除了花时间和精⼒,还要冒被拒绝、判断有偏差、遇⼈不淑等⼀系列⻛险,但从来都是有⻛险才能有收益,别忘了,⽼友也曾是新交。

#4 一颗死宅的心,也可以去探索新世界

来到⼀个新城市,在⽣活基本进⼊正规后,我⿎励⼤家多做⼀些好玩⼉、但看起来没啥意义的事情要知道,好奇⼼是天⽣的,预设结果则是好奇⼼杀⼿。⼈很容易在感到怯懦、不安时,采⽤“我都知道”模式。

你可能觉得,你不是⼀个喜好吃喝玩乐的⼈,你可以预⻅那些所谓的“探索城市”、“神秘活动”也就那样。但是,这些你觉得可能意义不⼤的瞎玩⼉瞎逛,将帮助你构建⼤脑的城市版图。

在⼀个新的环境,开始的探索很有益处。可能这些探索不会让你兴致盎然,但⾄少让你更了解这座城市,结识新朋友,也熟悉这座城市⼈的⽣活习惯。⽽你需要做的,可能只是下载⼀个同城活动App⽽已。

必须坦诚,我⽤⽂字形式、在短短篇幅⾥给到的建议,期望但也只能给你⼀些启发性。

如果想解决⾃⼰的问题,你必须⾃⼰动脑筋,花功夫,还要去不断试错。因为有的⽅法,看起来很对,不⼀定对你奏效。

很显然,你现在⾯对的,是⼀道需要点⼉脑洞、开放型的应⽤题。我很荣幸,分享我的“学习笔记”,以助你⼀臂之⼒。

【你的声音】安慰记是你永远不变的支持系统,每个人的声音都将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期声音】欢迎大家留言自己面对新环境的苦恼或者独特的应对方法




活动了解或报名方式:

1 关注公众号:安慰记心理小店,后台回复:安全感

2 或者直接戳链接即可:http://u6.gg/s3Feb

更多心理学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平台“安慰记心理小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539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911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337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723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795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762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742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508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954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24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04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04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36评论 3 32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5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557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37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92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