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饱饱进入2岁后,叛逆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了。这种叛逆表现在,他会时时刻刻和你说“不”。比如,你教他说“一二一”他也会回你“一不二一”。
出门的时候,你告诉他往一个方向,他一定会选择一个相反的方向。
孩子的这种叛逆会让很多家长抓狂。
尤其当叛逆行为引起麻烦的后果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比如,昨天饱饱坚持要拿着玻璃奶瓶喝奶,结果,刚拿在手里没喝几口,就失手打碎了,眼看着玻璃碎了一地,奶也洒得满地都是。
今天,当我企图把奶倒在塑料杯子里的时候,他还是要坚持要自己拿着玻璃奶瓶喝。
“不,饱饱自己来!”他说。
怎么办?
冲他吼,告诉他不可以?
当然是不可行的。他一定会坚持下去,而你大多数时候会在他的坚持下败下阵来。
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告诉他正确的握瓶姿式——一只手握着,另一只手托着底,喝奶的时候不要动。
“好吧,饱饱能行,自己喝吧。”告诉完他要领,然后站在一旁微笑着看他喝完一瓶奶。
注意到,饱饱喜欢这些新动作,一路小心翼翼地托着奶瓶。
02
当饱饱坚持要自己做的时候,相信他,是他要的结果。
所以,我在把玻璃奶瓶再次交给他的时候,尽量让自己保持微笑。
这要归结为“相信的力量”。孩子能在你的微笑中感受到安全和信心。当然,前提是,你要告诉他挑战成功的方法,这会让他增加控制感。
教育学上有“可怕的两岁”的提法。这是因为,进入两岁之后,孩子会不停地验证他们自己是独特的。这种验证体现在对于权威的挑战。
作为照料者的成人,此时被一个两岁的孩子挑战一定非常不爽。如果对于发展心理学有一定了解,就知道孩子这种叛逆实际是为了独立自主而做出的健康的努力。
有了这种基本认识,在儿童第一个叛逆期出现的时候,帮助他学会自我控制,增加他的胜任感,会有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比如几个月前饱饱对于攀登的兴趣。当这种兴趣出现的时候,作为照料者,会本能地觉得可能造成伤害而阻止孩子向高处攀登,但实际上,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告诉他怎样一步一步让脚踏牢,让手抓牢,怎样让手脚协调,上去后怎样再想办法下来。
结果是,当饱饱自如地可以上下的时候,大人的担心也就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