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秋叶飘飘》主题已经进行了三周的时间,在这几周中,我们感受秋叶落下来的美,和落叶一起玩,在跟树叶们建立了一定感情后,孩子们这周在活动区中跟树叶相关的活动也越来越深入了。
在美工区,有了不同的展现,前几周是用颜料画一画树叶,或者进行树叶拓印,用橡皮泥捏树叶、大树等,这周孩子们开始用颜料、橡皮泥表现树林。
这周经过美术课《秋天的树林》,孩子到美工区之后,不用老师引导,自己主动的、自发的画起树林来。粗粗的大树干,长长的树枝,不忘记画上土地妈妈呢,还有长在树枝上的树叶和正在凋落的树叶。无论从画面布局上,还是内容和用色上,都那么的令人惊叹呐!
泥工区也是有发展变化的,从最开始小朋友们用橡皮泥做成各种各样的树叶,到做成平面的大树、立体的大树,这周,孩子们结合各种自然材料做成秋天的树林。
这个小朋友不仅用了橡皮泥做了粗粗的树干和树叶,还用到了芦苇杆做为树枝,玉米皮做成大地妈妈。老师在提供这个区域的工作材料时,在提供各种颜色自己制作的橡皮泥之外,还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辅助材料,比如:豆子、芦苇杆、树叶、硬果皮、瓜子等自然材料,扣子、吸管等手工材料。丰富的、各种各样的材料,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用各种形式充分表现自己的想法。
福禄贝尔拼摆区,老师们把之前带孩子们感受秋天以及和树叶一起玩的场景拍摄下来并进行了信息支持的投放,孩子们依照自信息支持来进行拼摆。
这个小朋友第一次尝试福禄贝尔拼摆,能够初步的将大树干、树枝、树叶摆出来,美感和整体的分布还需要进一步练习呐。
这个小朋友进到拼摆区,看到自己的照片很开心,主动的说:“我想拼摆。”看她摆的小人,还关注到了当时自己穿衣服的颜色呢,也穿着白衣服嘞,小鞋子选的是半圆形的小积木,也是很应景嘞。
信息角继上次的干、湿树叶的实验后,又继续进行了不同材质的自然材料降落的小实验。
孩子们在信息角先找来了各种不同的自然材料,观察并说出他们的名称。
之后是两个两个物体的实验过程,把不同的物体放到同一高度,看谁先降落。
在活动区讲评时间,我们一起进行了分享。为了引发班级其他幼儿思考,再次请小朋友上来做了实验。起初是用一块树皮和一片树叶做的实验,问所有的孩子,“是谁先落下来的?”
幼:“树皮。”
师:“为什么树皮会先落下来呢?”
幼:“因为树叶长。”
于是我们把书皮掰成跟树叶一样大小之后再做实验,实验前让小朋友们猜测,这次是哪一个先落下来呢?有的小朋友说是树皮,有的小朋友说是树叶。
实验结束后,幼儿观察到:“树皮先落下来的!”
“为什么还是树皮先落下来呢?”我继续启发着孩子们。此时孩子们做思考状,全场很安静。见状,我请了一名幼儿上来垫了垫树皮和树叶谁重,后来得出结论:原来是因为树皮重,所以先落下来。
这次小实验结束了,之后的几天里小朋友们对不同物体降落的是要非常感兴趣,早上的时间有不少小朋友想去这个区域呐。
这种在实验中启发式的引导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积极思考,还有助于幼儿锻炼思维逻辑。当然,在很多不同的活动区和集体活动中都能用得到。重点是教师是不是有这种意识去在小细节处发现幼儿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