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今天特别普通,以至于度过这一天就和没度过一样,但是,我想这应该不是一个正常的状态。
为什么要在这么一个公开的地方写东西
在自我介绍之前,先把这个目的性的东西说清楚吧。
孤独,这是存在于我生活中的一个形容词。我处在喧闹,然而并不繁华的城市——临汾。我在这里读大学,却是我最惶恐的时候,从小到大。这种惶恐不常表露于表面,却是真真实实能够感受到的。
我现在读大二,好像用“读”字,都高抬自己了。这半年,过得连自己都无法满意。
所以,我想在这里写些东西,一来缓解孤独感,二来找个地方监督自己,让自己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我不知道这两个哪个更重要些,因为你会从我之后的描述中发现,我是一个不擅长分清事情轻重缓急的人。
终于可以自我介绍了
我叫魏星宇,没错,这就是我的本名,不想遮遮掩掩,既然想让自己活得更像理想中的模样,那就越真实越好(如果之后我犯罪了,这份材料就会“出卖”我咯,哈哈)。当然,大家叫我“卫星”、“野生”、“牲口”……都行。今年20岁,出生于山西省的一个小县城——寿阳,并且在那里生活了16年,之后高中去了太原,度过了三年,这三年是目前为止我认为最美好的三年。接着阴差阳错的考到了临汾,考到了山西师范大学,更阴差阳错的学习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直到现在,读大二。
好像有些不像自我介绍了,更像是履历说明。关于性格方面,我觉得现在描述不太合理,因为我总觉得一个人在思想没有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对自己的评价很难准确,甚至很难差不多。所以,如果愿意交个朋友的话,就从文字中感受我吧。
有些话,姑且叫“原则”吧,会贯穿到底
这些大多数都是日记类的内容,我会尽量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对别人少做评价,只描述客观事实。文中所有人物名均不使用真名。
所有内容均只代表个人观点。如果您赞同,点头一笑就好;假若您觉得我说的是个屁,那您就挥挥手,赶快把屁驱散吧,太臭了。
一个小标题,把大学之前的事情做个概括
12岁之前的事情,太久远了,就凭这第一感觉说吧。
5岁(好像是这个岁数)做了一次大手术,在山西省儿童医院。记忆中,一来就是医院旧住院楼蟑螂太多了;二来就是住院期间,母亲领着我回亲戚家,她却没带钱,后来怎么解决的,不记得了;三来是第一次伸手打的,可惜父母并没有这个想法,只能尴尬的让司机走掉。
小学成绩还不错,与大家想象中的三好学生一样,然并卵。在这期间,当了不知道几年的某个班干部,做了一年的少先队大队长,也打了第一次架,也到医院天天换过药(和打架没什么关系,甚至那都称不上打架)。小学的记忆结束了,自己都觉得有些简单。
初中,现在估计同学都不认得几个了。现在记忆最深的还是两个老师,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去看他们了,这次寒假回去去探望一下他们吧。一位是语文老师,姓尹;另一位是数学老师,姓孙。前者对我的影响更多是生活上的,培养了我两个至今受益的习惯:读书、对新事物保持好奇心,不过得说一句,我真心不觉得他教学有多么好,哈哈;后者呢,在学习上影响我许多,许多学习习惯都是潜移默化的。
初中,就这样结束了。或许,没有结束。因为,中考之前,我做了生命中第一个重要的决定,第一次总是难忘的。
因为某些原因,我有资格去参加小店一中的保送考考试,结果我的分数正好是分数线。我觉得母亲是一位特别懂得教育的女人。她让我自己决定,是否要只身一人前往外地读书。这对于一个处于青春期,三观建立时期的年轻人是特别重要的。当然,我选择了肯定的答案。于是,这个选择改变了之后发生的一切。
高中,小店一中,1104。至爱。在这个环节不想谈这部分回忆,之后回有机会回忆的。
好了,结束了,大学之前的事结束了。
大学的我,同样,先做一个概要
我,魏星宇,不喜欢“食品科学与工程”,身在曹营心在汉,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把本专业的事情放在心上。山西师范大学团委新媒体工作中心微信组组长,关键词是新媒体,更喜欢去接触计算机、摄像机。大二这半年,是我在新媒体最失败的半年。不能理解的是,我喜欢法律,我想把此作为职业,而传媒或者计算机只想作为爱好。2015年做了两件事,上半年,莳英失败;下半年,追女生失败;全年,做新媒体失败。概要over。
具体的事情当然不能再“绪论”里描述咯。
一个重要的决定
我是拖延症患者,必须做出改变让自己变得不同。
所以,每天在这里把第二天必须要做的事情列一下,等到第二天晚上总结的时候,做个回顾,督促一下自己咯。
20151218之我的期望
1、完成微信公众平台自定义菜单部分的代码。
2、完成新媒体宣传展板。
3、晚上自习,自修法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