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思维水平
当一个孩子学习两位数退位减法运算时,
起初她是这样做的:
32-18=32-12-6=20-6=14
随后,她学习到了一种新的运算方式,
她觉得还可以这样做:
32-18=32-20+2=12+2=14
我们说,她运用了“同化性扩展”的方式掌握了新的技能。
当一名六年级的孩子,发现 |a+b|=|a|+|b|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成立,她开始反思“正负数”给她带来的新的影响,解题的时候,必须关注一个“数”的范畴,尤其在解答不等式的时候,不等号是会发生改变的,以及她不能再以小学时候对算术的理解那样解题。
我们说,她运用了“顺应性突破”的方式放弃了原有带有局限性的认识,重构了她对“数”的理解。
关于“同化”与“顺应”我在上篇中已经讲了很多,这里举了两个数学上的例子,来让大家理解两者的差异。
皮亚杰提出了这两种学习方式,并不代表人们就只有这两种学习方式,我们知道,至少还存在另外两类方式:
“累积学习”
这类学习听上去与同化很接近,但累积学习,更强调“死记硬背”,它并不与过去的任何知识关联,而是孤立存在,如同你背诵一个电话号码,不作任何联想一样,也如同你强迫一个3岁的孩子背诵记忆1-100的数字名称和顺序一样。
一旦你的“记忆”是建立在某种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的,那么这种学习就变成是“同化”了,所以,当一个孩子完全没有学习过任何乘法涵义,更不知道4*5是怎么得出20的,只是早早就开始背诵乘法口诀表,那么她采取的方式就是“累积学习”的方式。
而如果一个孩子,在背诵乘法口诀表的时候,是在联想加法运算,那么她是在进行“同化学习”;如果这个孩子对乘法口诀表进行了研究,发现它不仅仅是连续加法的升级,乘法更是有不同于加法的运算法则,不同于加法的二维结构,那么她是在进行“顺应学习”。
累积学习的结果使得应用变得很困难,基本上只能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才能被“记起”,所以有的时候,你发现,你把题目的条件改了一个对象,孩子就不会做了,那么说明孩子在此之前会做,仅仅是一种“累积学习”,没有关联其他概念知识,只是强行记住了当下的方法,所以改变情景等于改变了一切,没有了前提,于是也就无法回忆起方才学习的方法。
“转换学习”
另一种学习方式,被称为“转换学习”,它非常类似于顺应。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针对这种学习方式有这样的描述:“任何有意义学习都包含了某种程度的痛苦,既有与学习本身相联系的痛苦,,也有放弃某种过去学习的失落......包含了在自我的组织中、在自我的认知中的变化的学习是具有威胁性的,人们常倾向于抵制它......所有的有意义学习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痛苦的,包含着个体之中和系统之中的动荡。”
但是这里对于这种学习方式不进行详述,因为在某些情景下,学习理论构建者会把一些原本归于“转换学习”下的例子理解为顺应性的学习,其实就一般人而言,是没有必要搞清楚在学术术语上的区别的,对我们来讲,比较重要的一点是——
无论是什么样的心理学家,认知科学家,构建了如何不同的理论以及学术术语,尽管在名称上会有所区别,但是人们不约而同提到了一点:更高形态的学习充满了挑战和痛苦,需要耗费更大的心理能量。
而这点,正是造成“思维提升”显得比较困难的原因。
大多数时候,我们很容易造就一名“博学”的人;但我们很难塑造一名“创造性”人才。因为创造性,意味着人可以把知识应用于新的情景中,解决新的问题,也意味着这个人的知识体系并没有固有的边界,而具有很强的变构性,可塑性。
如果说,过去,在面对当今学校的要求时,我们不必去思考创造性,成人和孩子思考的核心就是如何通过考试,取得高分,进入好的学校,那么今日,当我们已经感受到教育已经不同往日了,改革在推进,不远的将来,学生将面临完全不同的社会要求,我们应当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思维是如何得到提升的?
首要的是:学习的动机
最重要的第一步,并不是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如何进行教学辅导,给孩子做什么样的题,提供什么样的挑战......这些统统不是重点。重点是:学生抱着什么样的学习动机在学习!
你可能会说,“动机”还能有什么?不就是要考好学校吗?
很多家长觉得,让孩子看名校,参加游学,接受高大上的学习风气的影响,可以让孩子更热爱学习,目标也就离得更近了。
你也可能已经采取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利诱”孩子认真学习,争取在下一次考试中考出更好成绩。
但上面所谈的“动机”,并不是今天所指的有利于思维提升的学习“动机”,而只是一种“努力”的动机。
努力,这个词,大家不陌生。当我们谈努力,却不谈努力的方向,努力的方法时,努力就变成“虚无”的努力了。你可能会发现成人也是如此,你很努力,但没有成效,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
所以很明显,我们需要的动机是针对“有意义努力”的动机。
罗杰斯在描述“有意义学习”(也就是上文说的“转换学习”)时指出:只有当一个人面对的情境或挑战超越了他在自己已有的个人基础上所能处理的情况,而且他还不能回避,必须要克服困境或赢得挑战从而向前迈进(即常常是与个体存在有关的危机)的时候,他才会投入到有意义学习中。
皮亚杰的“顺应学习”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呢?“一些来自环境的刺激因某种不一致或其他不匹配的原因而不能立即链接到现有的图式(可以理解为现有的知识体系)时,就激活了顺应这种形式的学习。”
可见,要出现有意义的学习,进行有意义的努力,前提条件是,我们遇到了矛盾,我们有解决矛盾的动机。
请大家注意,这里的“矛盾”必然是一种心理层面上的,是内在创造的,而非人为给你的矛盾。
两者区别可以通过下面这个例子来理解:
老师让孩子做一道题目,要求孩子用巧算,然后孩子不会巧算,产生的矛盾很容易解决,孩子把老师教的巧算方法背出来,记下来,下次就这么做。这里孩子的内心其实并不存在“矛盾”,因为她没有任何疑问,她不觉得她不会巧算,或者对于为什么她不能用当前这个方法作为巧算这点并不理解,她并没有产生任何心理冲突带来的不适,她的心理活动可能是这样的:“需要记的东西好多啊”,“什么时候才能完成今天的作业”,“我要赶紧再做几道题目,免得考试时候忘记了”,或者干脆就是“好吧,老师说的是对的,就这么做!”。
什么是内心创造的“矛盾”呢?如果你发现你明明这样做也得出了正确答案,并且看上去你已经思考很久了,明明是巧算,为什么老师说不对,非要用他说的方法呢?你困惑了很久,并去问同学,问妈妈,问爸爸,问老师,最后,你弄明白了,因为125*8=1000是一对你需要掌握的特殊数字关联,一旦你掌握了这点,你就知道如何提取公因数8,把问题变得更简单了。
现在,让我们再来看我一开始提出的:学习的动机。
我可以进行描述了,这里的学习动机,指的是:
内心具有一种要搞清楚一些有违背你当前知识经验体系的新的知识概念是怎么来的动机,一旦你无法弄清楚缘由,你可能会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让你觉得浑身不舒服,因为你无法通过单纯背诵记忆,就把它们纳入到你现有的知识体系中,你觉得要么是它们错了,要么就是你错了,总之,你想努力融合新旧知识概念,以完成最后的统一。一旦你完成融合,你就舒坦了,并且你可能会觉得精神振奋,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很显然,这种快乐的感觉会让你上瘾,并促使你不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你可能会问,我的孩子不具有这样的学习动机,怎么才能让她产生这样的学习动机呢?
那我要说,从态度层面,你必须做到两方面:第一方面,你要将那些让她觉得回避问题是对的影响尽量降低,甚至消除,比如,老师让孩子一知半解,只需要背出来就可以了,你就不能表示赞同,认为可以放过问题,尽可能扭转孩子消极对待自己疑问的态度。另一方面,你需要更多询问孩子的想法,疑问,你要让孩子更多表达,才能激发起他们天生爱提问的本能,只有你尊重孩子的疑问,重视孩子的疑问,才能让孩子重视自己的疑问,重视自己的想法,从而不放过任何感觉内心矛盾的地方。
从技巧上讲,无论你学习了什么方法,采取什么手段,你只需要做到一点:呈现认知冲突。
认知冲突,能唤起孩子的好奇心,探究心,也能让原本想探究的孩子更想去弄清楚问题的本源。实际上,当你呈现了认知冲突,这本身就体现了你观察事物的视角,这种视角会给孩子带来思维上的挑战,有助于孩子形成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
如果你很幸运地发现孩子对于学习,本来就具有这样的倾向,你就赶紧去想接下来你要做的这件事——
其次在于:提供匹配的脚手架
现在你知道,你孩子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她愿意消耗极大的心智,去解决和超越当前的困境,但,你要清醒地认识到,你不能让她孤军奋战,孩子需要你的帮助,你,要成为她的脚手架。
我必须要提一下我的观点,就当今教育来讲,很少有学校能够成为孩子思维提升的脚手架,大部分学校教育都倾向于“累积学习”,为了更快达到所谓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牺牲儿童的学习动机,要求孩子不去问任何为什么的前提下,去背诵记忆教师提供的“方法”,“口诀”。即便有一些关联的学习,也都是“同化学习”居多,因为它能提供教师需要的持续稳定的知识体系的扩增,并相信只要背下记下足够多的套路,方法,题目,那么考试总是能够匹配上的,教育的目标就在于让学生记住那些要考试的内容,而并不在于让学生适应可能是全新的环境,独立面对解决新情境新问题。
在这样的形势下,你不可能看到一名学生能够在学校教育下得到思维的提升,因为学校并不提供这样的“脚手架”,来帮助学生突破困境。
家庭可以提供这样的“脚手架”。
什么样的“脚手架”呢?
第一,你需要帮孩子找到新旧知识冲突的关键在哪里?为什么她不理解?她的疑问具体表现在哪里?
所以你会向她询问她的思考过程是什么,你想知道她是怎么想的?你也必然会肯定她思考中肯定正确的那部分过去的知识概念,你也会因此发现她思考中对概念还没有清晰理解的那部分。通过你与孩子的对话,你会发现很多信息。
第二,你还需要帮助孩子加强某些联系,以便她能顺利爬上脚手架,否则她有可能因为连接不够牢固,而再次跌落。
所以你会提供一些新概念的讲解,你可能会举例,你可能会提问,给她指出新的思考视角,你可能会要求她进行操作,观察,并总结方才的过程,是否能够浓缩成一种模式,或一条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来的规律,有了这些,你才能确定她已经改变了自己的认知结构,接纳了新的概念体系。
第三,你还需要提供孩子一些挑战,这些挑战是在测试孩子在平行的水平上,是否都能够超越这样的困难,测试孩子是否可以运用这种形式逻辑去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
所以你会提供一些不一样的题目,让孩子尝试用分析结构的方法,来找到突破口,以便她能用上刚刚纳入到她知识体系中的这部分原理,你需要提供她一些时间,一些机会,去深入思考,你可能还需要她放弃过去的方式,采取新的分析法,毫无疑问,这个阶段是极其消耗心智能量的,如果没有你的支持,没有经验的孩子很可能会退缩,或觉得烦躁。
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孩子而言,要面对自己不理解的,承认自己不懂,认识到思考的局限性,决心破坏原来的结构,学习一种新的思考方式,还要加以练习,通过挑战来测试自己是否真正掌握,这样一整个过程,本来就是令人紧张,感到不安,需要某种程度力量的事。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动机,你很难驱使自己坚持这样去做;反过来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支持,你也很难维持自己这样的动机。
一旦孩子在你的帮助下,成功超越了困境,获得了智力上的增长,她会品尝到这种“甜头”,给她的信念动机又增加一分,每一次她的动机变强,她的心智能量就变强,她就能面对多一次的挑战,面对多一次的认知冲突上的危机;反过来,每一次你成功帮助孩子渡过这样的危机,她的学习动机,都会变得更强一分。直至,她成为一个具有足够能量,以及足够学习 能力,可以独立应付学习困境的人。
这并不是一个人人都能经历的过程,或者说不是一个每个孩子都有机会经历的过程。
但我希望看到我的读者中,真的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进入这样一种绝佳的学习状态,那么其中,必定有你——亲爱的家长所付出的努力,你和孩子都会进入一个正向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