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将心注入”这四个字是听《冬吴相对论》中吴伯凡说的,他说星巴克创始人舒尔茨,培养店员在泡咖啡的时候要将心注入,想到客户将会享受到这杯咖啡带来的美好。“将心注入”也成为了星巴克的核心文化。
那时我听着,在想“将心注入”的“心”是指什么呢?“注入”又是如何一回事?这样做真的会有不同效果吗?
我想,通过提炼生活中的一些经历和所闻,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有一次在深圳,跟一位同事一起去她朋友开的茶馆。给我们泡茶的是一位很年轻的茶艺师,她一边给我们泡茶一边分享她对于茶的理解。
对于品茶,我纯粹是个门外汉,不过听她讲解后,确实感觉茶中很有学问。
聊天期间又泡了一道茶,按正常是先倒给我们客人,但这次她先倒给自己,喝了一小口就把那壶刚泡好的茶倒掉了。
我问:“这是为什么?”
她答:“很抱歉,刚才泡的时候不够用心,感觉茶的口感会不好,试了果然如此,所以我重新泡过。”
我听了很惊讶,难道用心泡茶,茶的口感就会好些吗?这会不会只是心理作用而已?还是她在故弄玄虚,从而显得很讲究很高档?
于是我问她,口感的差别你真的能对比得出来吗?
她很认真地点头说:“是的,会有很明显的差别,因为我比较敏感,一尝就能尝出来!”
我有点失望,说:“那我估计体验不出来了,我不是敏感的人。”
她回应:“用心点就可以。”
后来试之,竟然真能体会得到。
今年9月29日,我的新名字改出来了,有5个可选,我选了杨浚菖。同时陈沛甄把黄裕棠老师对于使用新名字的要求也发给我,叮嘱我要按要求使用。
要求当中除了把新名字公布出去,请大家帮忙叫我新名字全名杨浚菖,打电话第一声先报自己名字。
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前面1个月,每天早晚对着自己最佳磁场方位喊108次以上或者5分钟以上的新名字。她说这样能更好发挥新名字的灵动性和频率。
我很喜欢自己的新名字,虽然不知道这样做有什么用,还是很认真地按要求喊。为了保证次数或者时间足够,我要么一边喊一边用手指数数,要么一边喊一边看着手机的时间。
过几天后,陈沛甄问我有什么感受,我说每天都有按要求喊。她直接问我在喊名字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到身体有点发热发暖。我说没有感觉到,并且把我是如何一边喊一边数数一边看着手机时间的告诉她。
她一听,就马上纠正我说:“你这是用嘴在喊名字,不是用心来喊,喊名字的时候要专注要走心,要感受到新名字对我们每个改名字的人都是很宝贵的,不然喊再多也没用。”
我听后马上调整方法,忘掉次数和时间的规定,每一次喊都把注意力集中起来,从心底里喊出自己新名字,果不其然,身体尤其是背后会有一股热流在流动的感觉。
2008年,那年刚毕业,和好几位大学同学都住在广州天河上社的城中村里。有一次我们几个人一起出去附近一家普通的饭馆吃饭,坐下来后,一位个子不高但笑容很亲切很甜的女服务员过来为我们服务。
我们几个人一开始并没有留意她,不过从开始点餐到中间上菜,还有后面补充茶水白饭的整个过程她说话不多,但每一句话都让我们听得很贴心很舒服,并且所有的需求都是没等我们开口,她就提前准备好了。
因为相隔时间太久了,具体细节想不起来,就记得吃完饭后我跟同学说:“如果开餐馆,一定会请这个女孩,不过说不定她明天就会给人挖走了。”
没过多久,我再次去那个餐馆,真的就不见那位服务员了,打听了一下,说是有人请她去一个公司工作了。
听到后,我既感到意外,也不意外,因为她是真的用心来做服务的,我们那天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跟其他服务员很不一样。这么多年过去了,想起用心服务的典范,还是会想起这位服务员。
《游子吟》中的一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我想,这两句诗也是对于“将心注入”非常贴切的一种诠释。为什么要强调母亲是在密密缝?那是因为母亲在做衣服的时候,想到儿子出外可能要很久才能回来,衣服不缝密点,万一不够厚着凉怎么办?万一烂了怎么办?
也许那位儿子当时并不能理解母亲的心意,甚至会嫌麻烦。但当真的遇到很冷天气或者其他衣服都穿烂了,那个时候他穿上母亲给他织的那件衣服,他就能感受母亲的那种心意。
什么是“将心注入”,“心”是什么?如何“注入”?“将心注入”真的会产生不同效果吗?你的体会又是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