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假期,有计划,有偷懒,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惆怅。一直不变的,唯有关于孩子的思考。疫情严重时想的是健康,情况好转后思的学习;面对网课在视力和学业中犹豫前行,关于习惯和情绪的培养又经常忧心忡忡。无奈,只有自己改变,尝试孩子的改变。
在假期中变化最大的一点是减少了情绪对立时的教育和批评。
由于孩子在家的时间变长,老大老二的矛盾自然增加,虽然心里清楚这是老二思维开发的好机会,斗嘴必然加速她的大脑反应,但是面对此起彼伏的吱哇乱叫还是会心情变糟,批评就会随之而来。老大往往在这个时候就觉得是偏向老二的,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占据上风的。所以老大对这时的批评的敌对性就会多一些。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我刻意减少了这种情况下的批评,要么不理睬,要么安排他们去做其他的事情。在外面的时候尽量多的创造机会让哥哥照顾妹妹,从而增加兄妹俩的感情。
在学习上也是如此,之前安排他学习各种内容的时候总是会这样那样的不愿意,总是在我施加压力之后才能去做。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一方面改变学习的内容节奏,尽量让新学的内容错开,降低难度;另一个方面在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多陪着他一起做,跑步的时候经常给他讲讲我小时候的故事,拉近心里的距离。我意识到进入追求独立成长的意识以后,我尽量采用不说话的冷处理方式面对他的宣泄,减少和他一句一句的叨叨,避免我们斗嘴的升级。一般情况下他觉得无趣就会改变话题,我们也会心平气和地进入下一个轮讨论。事情过去之后,我也不会再和他就这样的具体问题进行交流,希望的就是减少负面情绪的强化。
这样的生活应该就是我们的常态,虽然理论上说长期的接触可以强化亲子关系,增进夫妻感情,可是现实往往是“距离产生美”。究其原因就是距离让我们有了冷静的时间,可以更理性的处理问题。长时间的处在一起,难免有冲突出现,特别是成长过程中的孩子,他们一直在试着证明自己已经长大。当证明方式或者内容有所偏差的时候,必然和成人的权威形成冲突。如果我们一直等到生气的时候才想起来这个孩子需要教育,那么效果只能是针尖对麦芒,即使把孩子压住了,相信他们也不是心悦诚服的“服了you”。一旦情绪变化,马上停止对话的方式就是在把敌对的“距离”拉大,让对方和自己冷静下来。如果想要孩子养成知书达理、温文尔雅的修养,那么绝对不能等到生气的时候再教育孩子,应该在平时的生活中就注重引导。
结合自己,道理都懂,为什么还是以不良情绪出现以后才进行教育呢?主要原因还是自己平时的惰性思维占据主要。没有问题时不去引导,必然在问题出现时手忙脚乱。也许,这就是教育中经常谈的“润物细无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