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的《活着》讲述了一个曾经家财万贯,因为赌博破产,然后在四十年里面对父亲、母亲、儿女、孙辈相继离世,独自悠然面对生活的老人的故事。他在的韩文版自序中写到: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而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
去忍受生活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今日所读的《活出生命的意义》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弗兰克尔在集中营的经历,并在其中悟出三个让人幸免于难的途径:工作、爱、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第二部分则详细讲解意义疗法的原理及具体方法,集中营的经历是对意义疗法最好的明证。
作者弗兰克尔是二战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对哲学和心理分析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天赋。
16岁便将自己一篇关于叔本华的心理分析的文章寄给弗洛伊德,并得到了后者的赞赏,还与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有过私人的交往。
1942年,弗兰克尔37岁,正处于事业高峰的他被纳粹逮捕并关进集中营,直至1945年被美国陆军解救。同年,仅用了九天弗兰克尔就写出了《活出生命的意义》。
身处集中营,毒气室、疾病、饥饿、寒冷、甚至狱头的棍棒,随时都可能要了你的命。弗兰克尔关注的并非多数人丧生的原因,而是:
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幸免于难?!
弗兰克尔发现当人们把珍藏的东西拿出来肆意享用时,就知道他已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气。比如某位狱友抽起了好不容易弄来的香烟,第二天也就不会再见到他了。
如何让人活出生命的意义,有三个途径:工作、爱、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01
关于工作
比弗兰克尔早几周到达集中营的同事,冒着生命风险溜进他们的棚屋,提醒他们:想要活下去,每天都要刮脸,以便让自己看起来更年轻,更能干活。
工作不仅能让狱头觉得你有利用价值,更是给让自己体会到生命意义的极佳方法。
弗兰克尔在狱中坚持重写丢失的手稿,利用自己擅长的心理学知识开导狱头,同时利用自己的医生身份努力帮助狱中的病友。
由此我突然理解了一个同事的父亲,退休半年便得了抑郁症,天天闹着要自杀。于他,武功被废,是一种难以言表的痛。
02
关于爱
在一个寒冷的早上,在恶劣的天气和看守的咆哮下,弗兰克尔突然思念起自己的妻子,并在内心和她展开了对话。神奇的是,他能感受到妻子对他的回应和微笑,周边的环境似乎也变得温柔起来。
由此领悟他到一个真理:爱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拯救人类要通过爱与被爱。
在随后1000多个难以忍受的白天与黑夜,弗兰克尔靠着对家人的思念,以及艺术美和自然美的追求,感受着人类之大爱,由此温暖自己的内心。
03
关于面对磨难的勇气
人类到底是受制于环境,还是在任何环境中自己所选择的态度和行为?
集中营的生活几乎毫无自由可言,但是从心理和精神层面上,人还是能够决定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弗兰克尔曾经目睹了一个年轻女子的死亡,就在她即将踏上死亡之旅时,却用快活的语调告诉作者,她感谢生活给的她沉重打击,但是却因为窗外一个老栗树而感受到了精神之美和生命的永恒。
前一阵看到新闻:澳大利亚无手无脚的力克.胡哲再添双胞胎女儿。上天给胡哲发了一副很烂的牌,但是他却打出来最漂亮的牌,赢得完美人生。
我们每个人都会遭遇厄运,唯有勇敢面对困难,才有实现道德升华的机会。
尼采说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该书核心的关键词就是:让人看到未来的某个目标。
有了目标,对待生活的态度也会随之转变,同时也会采取正确的行动。生命就意味着承担和接受所有的挑战,并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这一巨大责任。
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9%的被访者承认人需要“某种东西”才能活下去。另有61%的人承认自己的生活中确有某种东西或者某个人是自己愿意为之献出生命的。
认识到生命的意义,便是认识到自己对所爱的人或者未尽的事业的责任,也就永远不会抛弃自己的生命。
知道了自己存在是“为了什么”,也就知道“如何”继续活下去。
集中营生活撕开了人的灵魂,暴露出人性的深处。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让弗兰克尔一些关于生命意义的思想得到了深刻的检验,这些真实的感触让他感受到了生命意义的强大。
尼采说:“打不垮我的,将使我更加坚强”。
弗兰克尔被囚禁三年后得以释放,随后一直探索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论和践行他的观念,67 岁学会驾驶飞机,80 岁时仍能攀登阿尔卑斯山。
从弗兰克尔身上和这本书里能学到些什么?找寻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