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读书营-27-冒充者综合症

2017.9.6日 星期三 天气晴

9月6日清晨音频

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是我们100天精华内容领读营的第27个学习日。

小话讲习惯了,偶尔说句正常的话,都以为是大话。

中西方家庭话语对比。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小理论,叫做“冒充者综合症”

“Many gifted and talented people feel insecure.”

“有许多天赋甚高的人同时也充满不安全感。”

我有过这样一个朋友,Ta从小就是大家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学习一直名列前茅,很小的时候就出国留学,从世界最一流的大学里毕业。

我一直记得那天,Ta坐在我对面的沙发上,脸上写满了低落。Ta缓缓地说,“我总觉得,别人都弄错了。他们以为的我并不是真正的我——他们把我想得太好了。其实我一事无成,并且未来也似乎没有可能达成什么成就。”

我问Ta,从某某大学拿到学位,也不能称为一种成就么?Ta说,那只是一个侥幸罢了。

后来,Ta拿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offer,为此焦虑地夜夜失眠——Ta坚信自己将无法通过试用期,因为觉得自己会被录取只是因为自己“欺骗了那些人”。

Olivia Fox Cabane在《魅力学》一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每一年,她都会去给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新生们讲课。她总是问一个同样的问题——你们当中有多少人认为,自己的被录取是招生委员会的一个错误?而每一次,都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学生举起了手。

哪怕是在平凡人中,冒充者综合症的现象,也广泛存在。

“负担综合症”是Impostor Syndrome的翻译,Impostor的意思是冒名顶替者/骗子。K直接字面翻译为“冒充者综合症”会更加形象直观。

它指的是,一个人无法“内化”(internalize)自己的成就,即不能从内心里接纳那些外界认可的成就。尽管已经有种种外在的证据表明了你的能力和竞争力,但仍然觉得自己配不上这样的成就,促使你取得成就的是时机、外在条件、运气,你只是“骗过”了其他人,让他们误以为你聪明、有能力。

他们在归因方式上,会在失败时倾向于内归因,认为是自己的智商、性格导致了失败,认为自己该为一些错误负主要责任;而在成功时倾向于外归因,认为是环境导致了自己的成功。

有研究表明,70%的人至少有过一次“别人眼里的自己的成就并不属实”的想法。

Impostor Syndrome不是一种被收录的精神疾病,这个词汇在1978年第一次被Pauline Clance和Suzanne Imes提出,他们发现,在那些被社会定义为成功人士的人中,有一批人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被外界认同,但贬低自我;低估自己的成就,将成就归功于外界因素;觉得自己像个“骗子”和“冒充者”,他们时刻担心被“发现”,被“识破”,被“撕下假面具”。Pauline Clance和Suzanne Imes将这种特征归纳称为“冒充者综合症”。

在“冒充者综合症”的影响下,这些人有以下的行为表现:

过度勤奋:他们会比一般人在工作时付出两倍、三倍的努力,为了避免被其他人“识破”自己是个骗子。这样的努力工作为她们赢得了更多的成功和奖励,这会使他们的压力更大。他们还会做过分充足的准备工作,并反复检查、纠结于细节(有时可能导致拖延),使他们精疲力尽。

不敢表达真实想法,过分迎合老师或上级:无论是在学习或工作中,他们往往会很关注老师或者上级的想法,尤其是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他们有时不敢展示自己真实的想法,尤其不敢真实地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真实智商和能力有限,提出的问题可能会十分愚蠢,暴露了她们真实的面貌。

利用个人魅力,来获得上级认可:在这样的人中还存在一些有趣的情况,他们会运用一些个人魅力(比如外表、交际能力等)来帮助自己获取成就和奖赏,而且在这么做之后,他们还会将一些凭借自身努力取得的成就归因到对个人魅力的运用上

什么样的人容易患上“冒充者综合症”?

如前文所述,取得较高成就的人无疑是“冒充者综合症”的高发人群。除此之外,女性被认为更容易拥有此类特质。娜塔丽·波特曼、凯特·温斯莱特、蒂娜·菲都曾公开承认自己有“冒充者综合症”;艾玛·沃特森也曾对媒体表示,自己在出演《哈利·波特》后受到过这样的困扰。Facebook CEO谢丽尔·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中提到自己得“冒充者综合症”时说,她应对的方法是,“当感觉不到自信时,就假装自信。”

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女性从小获得的社会期待与男性不同,女性在获得成功时,可能是与家庭和社会期待不符的,同时也会遭受更大的压力和质疑。

2006年的一项研究进一步表明,在种族、宗教、性别、性取向等方面属于少数群体的人,都是“冒充者综合症”的高发人群。

不过,近年来有多项研究表明,男性也经常有这样的困扰,比如晚年的爱因斯坦,就曾说自己是个“无意识的骗子”(involuntary swindler)。演员汤姆·汉克斯、作家尼尔·盖曼都有受这种症候所困。

但男性和女性在应对“冒充者综合症”症状时的方式不同。一项针对大学生的研究表明,女性往往会表现出非常努力地学习来证明自己,而男生则更多想方设法避开那些可能会暴露自己弱点的环境。他们共同的动机是,努力保持自己很强大的外表,虽然这在他们的内心看来其实只是假象。

“冒充者综合症”是如何产生的?

“冒充者综合症”一般被认为是某种根深蒂固的人格特质,会受到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因素影响。

研究发现,父母一辈(特别是父亲)的照料方式会有所影响。这其中,过度表扬和过度忽视这两种极端情况,都有可能抚养出自认为是“冒充者”的孩子。如果孩子从小被过度表扬,寄予很高的期望,ta可能会害怕失败,在遇到困难时不愿意告诉父母,怕父母觉得自己不够完美;如果孩子的智商和能力被忽视,在取得成就时也得不到夸奖,ta同样可能认为,自己的成绩并不是自己能力的证明。特别是,在一些奖励和责罚同时存在(成绩好时拼命奖励,有过失时严厉责罚,两者不断交替)的家庭,出现“冒充者综合症”的几率特别高。

在朋友方面,如果在成长过程中比较被孤立,或者被一些“亦敌亦友”的人(Frenemies)包围,也会增大患上这种综合症的可能。在你对自我的认识被确立下来之前,这些“亦敌亦友”的人会给你带来很多困惑的感受。他们会在你取得成功时,告诉你这不过是你的侥幸,或者用嫉妒来伤害你。这让你在以后的人生中也对自己的成就抱有微妙的态度——你不容易通过成就感受到自信,反而还对成就有一些潜意识的排斥。

尽管这种特质似乎是从小形成的,但它会在一些特定场合容易被激发出来,比较典型的一种情况就是当你经历一些“阶段性仪式”(rite of passage)的时候,阶段性仪式是那些身份得到认可、地位得到提升、人生进入重要阶段的时刻。比如,取得学位、获得晋升的时刻,都是“冒充者综合症”容易被触发的时机。这是因为,在你的地位提高、获得某项荣誉的时候,一方面意味着你的能力得到认可,但同时也意味着你的责任更大,未来如果失败所要承担的风险和代价也更高。比如说,当你是个实习生时,犯一个错误也许无伤大雅,但当你已经是公司总裁,你的一个决策错误就可能对公司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也是为什么,研究显示,公司高管、医生、演员等风险较大的职业也是“冒充者综合症”的高发人群。

我总觉得自己是个“冒牌货”,该怎么办?

如果“冒充者综合症”没有得到处理,可能会引发紧张、焦虑、低自尊、抑郁、羞耻感和自我怀疑。也会限制对新的经历进行探索的信心和勇气,引发对暴露的恐惧。而且,当他们失败的时候,会有极度挫败、孤独的体验。

如果你被这种症候困扰,可以尝试以下这些方法:

1. 学会享受成功的喜悦:少一些消极的自我谈话,多一些积极的自我谈话。要让自己相信,即便自己有一点点幸运,或者得到过他人的帮助,你的成功仍然属于你自己,你所获得的所有,都是你应得的。

2. 经常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感觉:和同伴的交流不仅有助于建立起客观的自我评价,也有助于让你意识到,其他人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3. 做记录:做一份成就清单,记录下成功的故事、他人的正面反馈;也记录下那些让你感到自己是个“骗子”、“冒充者”的真实想法。这些记录也会在日后提醒你这些成就,也会让你回过头来思考自己的认知。

我永远记得文首那位朋友低头说“我真希望我的人生可以从头来过,我原本可以做得比现在更好许多”时的样子。我惋惜于Ta无法享受成就带来的喜悦,或者说Ta可以,但这种喜悦只能持续极短的一瞬间,很快会被更大的焦虑所淹没。这些人好像是被选中的孩子,一方面拥有过人的天赋,另一方面也对痛苦更加敏感。

你可能没有别人想象中那么好,但你也没有你自己想象中那么糟。大多数人都落在“平凡”这一相当广阔的域值里。平凡不是可耻的。如果你真的获得了成绩,那么请放心,你绝对是在这方面比平常人,好出那么一丢丢。

今日电影推荐:《千钧一发》1997年美国上映 豆瓣评分8.7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当你真的伸手想要点儿什么,全世界都为你让路。



9月6日读书心得

《穿着棉袄洗澡》18岁新概念第二届二等奖(2000年)

时代需要的只是人才。(具备各科基础水平的专才)

全面发展最可能导致的结果是全面平庸。

就我而言,理科已经对我完全没有意义,尽管它对时代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对于以后不去搞理科研究的人,数学只要到初二水平就绝对足够了,理化也只需学一年,如果今天的学习只为了明天的荒废,那学习的意义何在?如果我们为了高考还不得不一把一把将时间掷在自己将来不可能有建树的或者有接触的学科上的话,那么拜托以后请不要来说教时间是什么金钱银钱之类。

至于我常听到的学习数学是为了联系逻辑思维的说法我觉的那纯粹是李洪志似的歪理邪说,因为看许多侦探小说或悬念小说更能联系逻辑思维能力,怎么不开一门看侦探小说课?不开倒也罢了为何要阻止别人看呢?这里便涉及到读书的问题,记得有一句话,所谓教科书就是你过了九月份就要去当废纸卖掉的书,而所谓闲书野书也许就是你会受用一辈子的书。现在教材编课实在太那个,就拿我比较熟悉的语文英语来说,乍一看语文书还以为我们民族还在遭人侵略了,动辄要团结起来消灭异国军队,这种要放在历史书里面。而真正有艺术欣赏性的梁实秋钱钟书余光中等人的文章从来见不到,不能因为鲁迅骂过梁实秋就不要他的文章吧?

我们最终需要的人才是专长于一类的,当然我们也要有各科的基础,不能从小学一年级就去主攻什么,为直达目的的扔掉一切,这就仿佛要去公共浴室洗澡而出门就一丝不挂;但也不能穿了棉袄洗澡。我曾从《知音》杂志看见一个处境与我一样却又相反的人,他两次高考数学物理满分,而英语语文不及格。最终他没能去大学,打工去了,所以现在教育的问题是没有人一丝不挂去洗澡,但太多人正穿着棉袄在洗澡。

《大师们,我等无条件臣服于您》《伺候舒服为止》《严禁发表个人喜好》(2008年)

(1)指出评论者“小题大做,上纲上线”

(2)指出“对其他作家及作品做出评价”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

(3)指出“每个人心中对于大师标准”的不同

(4)指出“单一评价文采”与“出言不逊”的清楚界限

(5)指出“争论”与“危言耸听”的清楚界限

(6)指出最好的追念形式不是谄媚与烧香

(7)指出表达个人真实感受,以及点明“真喜欢”与“假喜欢”现象,让借题发挥的假读者无处遁行

(8)能破又能立,批判完对方后,重新界定且树立展示了我方立场:并非不尊重。

(9)用“孩子”为媒介,引出常识,凸显对方的荒谬与幼稚。

(10)点出了某一部分人的谄媚心态与自我审查的遗毒

(11)点明争论的“科学方式”:就事论事,摆论据讲事实说观点,而非一味扣帽子

这就好比我一拍你的肩膀,说,哥们,你今天穿的衣服我不是很喜欢。最后就演变成我痛扁了别人一顿。

我不大明白,评论三个作家的文笔很一般,我个人不喜欢这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会变成侮辱大师和毒害青年。今天在人民网上看见有评论说,文化名人不应该在媒介发表不负责言论,尤其是大嘴巴言论错误导向舆论,出言不逊的结果伤害整个民族的文学尊严。

怎么几句话就把整个民族的文学尊严就伤害了呢?作者的名字叫民族么?为什么这个叫“不负责任的言论”呢?我当然为我说的话负责任了。这又不是我一时激动胡说的,我从小学看语文课本的时候就这么认为了。而这怎么就成了错误的舆论导向了呢?您的小名叫正确么?

在中国早期的这些作家里,任何人都是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评价的。

人民网的评论继续说:对文学大师心怀尊敬之心、追念之心是一个民族的基本涵养,是一位有责任文化人的基本修养,贬低大师甚至出言不逊已经超出文艺争鸣的范畴。

这段话我很不认同。首先,这是你的大师,不是我的大师。其次,我不觉得我说茅盾冰心巴金文笔不好是对他们出言不逊。只要不是人身攻击,你再大的师,无论是人民封的大师或者政党封的大师,都是可以自由的评说的。在我们这个国家里,不能说政治,不能说官员,不能说制度,不能说腐败,难道连个写书的都说不得?况且我还没评说大家所看重的“思想和立意”,单纯说个文采而已。敢情在封建社会,评说个大诗人写的差,不合我意,应该也没什么问题吧,别等到一千年以后……,当然,有人会觉得,没不让你说啊,你这不正说的欢么,我们只是都不认同你说的,他们就是文采好,或者那叫文笔朴实立意高,那我也没办法。但这些人要比那些危言耸听的评论家要可爱多了。

其次,一位有责任的文化人的基本修养是有骨气,说真话,不献媚,不阿谀,绝对不是对文学大师心怀尊敬之心,追念之心。文化人不是来烧香的。我也不觉得这是一个民族的基本涵养,如果一个民族的全部人都必须觉得有那么几个作家,写的必须是好的,所有的全好,没有一点不好,否则你就是没涵养,那这是个除了朝鲜以外的什么民族啊。

而当时所谓的“冰心的书读不下去”,这也是陈丹青,包括我的真实想法。任何人都有权利觉得另外一个人的书不在自己的审美里,读不下去。如果大家读我的书读不下去,我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而为什么在某些评论家眼里,读不下去冰心就是人格和文学品格出了问题呢?你不能非得逼着我看冰心看得津津有味才行吧,我的确是不喜欢,我也只是把我内心真实想法说了出来。如果你非要逼着我读冰心的书,我对你的惩罚就是逼着你读冰心的书。看看你是真喜欢还是假喜欢。

所以,看见很多在网上痛骂的人,他们的措辞之激烈,表现之激动,是要比玉米相对于李宇春更甚的。但是否巴金茅盾冰心三位老人在他们心中的位置要比李宇春在玉米心中的位置高呢,明显不是这样的,我甚至怀疑把老舍矛盾巴金三个人放他们面前,他们能否分的清楚谁是谁。当然,你们可以说,你们只认文字不认脸,但是我也怀疑,在那么多叫嚣着你胆敢不尊重文学大师的人们,你们中是否都完整的看过你们所“尊敬”的大师的书?是否还记得冰心老舍茅盾巴金原名叫什么?我想,如果李宇春原名叫李春波的话,所有玉米都是应该记得的。所以,其中很多人是巴金冰心茅盾的假粉丝。你们只是单纯的看我不顺眼,不喜欢我,就甘愿马上摇身变成你们的大师们的不忠实读者,这是不诚实的。至少在我念书的时候,似乎整个班级甚至学校都没听说过有多少人多么喜欢看这三个人的作品的。而现在突然冒出来这么多义正言辞的假读者,我感觉这些茅盾,冰心,巴金的假粉丝马上就要组成“盾牌”“心冰乐”“京巴”等粉丝团了。

对于他们的真读者,对我留言说,其实巴金写的很好,并且告诉我为什么好,哪段的那里很好。那我对他们也很尊重,我也会尝试去再去看看。这是正常的文学观点的不同。而不是借着这三个“大师”的帽子给别人扣更高的帽子,顺便名正言顺的骂两句。但到现在,我依然认为,巴金,老舍,冰心,茅盾这四个人中,别的什么都不说,就说文采,除了老舍不错以外,其他三个人的文采从最差到较差的排名是——冰心,巴金,茅盾。作为一个作家,文笔和文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作家必须要拥有独特和出色的文字技术和文字风格,这是所谓的思想性和感情真挚是不能代替的,这也是汉字的魅力所在,中国历来的作家都是很看重这点的,从诗经开始,到唐诗宋词,到四大名著,无不如此,再到后来的白话文中,钱钟书梁实秋林语堂胡适鲁迅沈从文包括张爱玲都做的都不错,但是因为到了新中国,文字的魅力被思想的正确和意识形体的需要所替代,很长一段时间里,政府和人民再没有运作出文采出众的真正文学大师。

而现在,看着一些评论家们的意思,是不是面对老巴冰茅他们这些作家,我等必须觉得全部都很好?有异议就是我人格和涵养出了问题?也不用管个人的文学喜好如何,必须抛弃所有阅读口味,无条件臣服于他们?

我身边也有小朋友问,哥哥最近又说什么了?小朋友没有读过三位老人的东西,我就跟他这么解释来着,你看,新中国的文坛和流行音乐一样,有四大天王,老舍就好比是张学友,茅盾好比郭富城,巴金好比刘德华,冰心好比黎明。我觉得除了张学友唱的还行以外,其他人都一般,黎明的唱功最差。就这事儿。

小朋友觉得没有什么可以讨论的,就跑了。其实把一些神化的符号弄通俗点,就是这样的。

此文最后一句话,我没感受到作者是在感恩时代和社会的进步,相反,我看到的是作者的无限惋惜和追思,唉,好好的文字狱,怎么就没了呢。

所以,听了大部分的评论者们自己想象出来的“谩骂大师,踩踏大师,侮辱大师,颠覆大师,颠覆社会制度,颠覆国家”的罪名以及“危害民族”“忘本灭祖”“人性沦丧”的批评,对我提出“砍了”“封杀”“杀掉”“灭掉”“枪毙”等处理方法,我害怕了,我怂了,我决定收回我说的话,投靠他们,并重新告诉大家:

那是上午录的节目,听说早上起来要喝水,所以我不小心喝多了,我说的都是胡话,其实啊,在我看过的所有的书里,我最喜欢的是巴金,冰心,茅盾和老舍的书,他们四个人的书我从来爱不释手。一旦三缺一,我就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巴金教我说真话,所以,我从来不说谎,你看,这不正说的欢么。我最喜欢《寒夜》,我愿意为你,忘记我姓名,所以我改名韩寒,以此纪念。因为张爱玲不喜欢冰心,所以我一点都不喜欢张爱玲。色戒我也抵制了。汤唯被广电总局禁了,我很高兴。谁让你跟错人呢?其实汤唯你还是有潜力的,如果当时你演的是《致小读者》里那可爱的小读者,就不会是现在这样子了。他们四人,尤其是冰心茅盾和巴金三人,思想性就别提了,肯定正确,但关键是文笔还特别的好,这点尤其难得,我常常情不自禁就背诵了起来,我真希望不光小学语文书里让我们背诵他们经典的段落啊,我多么希望我参加工作以后,公司都让我们背诵啊。我多么希望,CCTV的百家论坛里用四百集的节目对他们的文章进行剖析,这样,在我死后,我就只盼坟前有屏幕,纵做鬼,也幸福啊。

因为以前说过,文学往往是政治的妓女,所以,像上文一样,我伺候的评论家们舒服不舒服啊?要不要我叫上陈丹青给大家也认个错,双飞更舒服哦……如果大家觉得我这样的服务很好的话,以后一直点我哦,我的工号是18万4531号,工号是有点难记,唉,没办法,作家里干这行的太多了……

我觉得非常奇怪,我只是在表达我的个人审美和阅读习惯,这是多么正常的一件事情啊,怎么会有这么大罪孽呢?我说他们文采不好,身为评论家,如此的义愤填膺,想来应该是不认同我的观点,那么他们应该告诉我,巴金矛盾冰心的文笔好,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如果我不认同,好,那大家就是审美不同,一拍两散。这才是正常的。或者索性他们说,你这个笨蛋,审美太差,这也没问题。可是,现在他们只会说,大师是不能评说的,你这是忘本,是人品出了问题,是必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

原来读不下去冰心的书,是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评论家是把自己家里的柱子命名为“历史的耻辱柱“么,看谁不爽就把谁的照片钉上去?那这耻辱柱似乎得做大点吧。我也明白了,原来在这个世界上,原来个人情趣上不喜欢某些作家的文笔和他的书,会是违背了道义伤害了民族和没有修养啊。

我的心里自然会评判我自己认为的大师,你们的大师不是我的大师,他们在我眼里只是作家或者成功作家,我自然可以决定自己是否喜欢读他们的东西。这和一个人的道德没有任何的关联。纵然是我自己认为的大师,我也可以对他说,我觉得大师您的这个地方我不是很喜欢。还是那句以前用过的话,这是你我最基本的权利,大家其实都有这个权利。当然,你也可以认为自己没有这个权利。

放弃自己的权利也是你的权利,咱不是最喜欢行使这个权利么。


读后感:今天是训练营的第27天,今日小理论是:冒充者综合症,它指的是,一个人无法“内化”(internalize)自己的成就,即不能从内心里接纳那些外界认可的成就。尽管已经有种种外在的证据表明了你的能力和竞争力,但仍然觉得自己配不上这样的成就,促使你取得成就的是时机、外在条件、运气,你只是“骗过”了其他人,让他们误以为你聪明、有能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335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895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766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918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042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169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19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76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93评论 1 30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711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76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62评论 4 33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93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03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42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99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64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