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张老师、贺老师,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作为家长代表和大家交流探讨。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守住一颗心,坚持两个字,做好三件事”。
教育家陶行知对待教育曾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教育者的情怀。我觉得它也适合我们在座的每一位父母。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我们要守住一颗心。
我们经常说孩子“父母生了他的身,生不了他的心”。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做好自己,守住自己的初心。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拿我来说,经常告诉自己不要太在乎孩子的分数,不要有比较心,分别心。但每次考完试以后,孩子拿回试卷,我总会问一句“最高多少分?”这样便无意间伤害了孩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成年人肯定也不想让别人追着问“你一个月挣多少钱?”“你比别人少挣多少?”
那么,是不是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闻不问呢?当然不是。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是孩子成长的掌舵者。我也是一位老师,我最不喜欢的家长就是碰到老师就说:“我把孩子教给你了,该打该骂,我们大人不计较,孩子还是要老师管了!”这其实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表现,你的孩子你怎么能完全教给老师呢?你第一任老师不管孩子,让第二任,第三任老师来管,老师们的经历也有限,作为家长,我们为老师分担一点儿责任,是我们的义务。老师陪我们的孩子可能是三年五年,张老师的话,有可能是小学六年,而我们父母陪伴孩子是一辈子。所以,当好孩子成长的舵手,船就会走得更远,更稳。如果能做孩子学习的同盟军,那我们的孩子就不是孤军奋战了。有的家长觉得老师中午给孩子布置作业,会影响孩子午休。我倒是觉得老师上完新课后,中午做作业及时巩固新知识很重要,只是老师布置作业时的量的把握很关键。孩子中午回家做作业的时候,及时发现她在听课过程中没有掌握的东西,立即补充强化,孩子的学习就不会落下。当然这是像我们这种工作步调和孩子学习一致的家庭,我这里所说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家长能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是一个陪伴者,而不是监督者。
第二点我说的是“坚持两个字——权和度”。还是刚才的话,做孩子的陪伴着,而非监督者。“权”就是原则,但原则也讲究灵活。我们和张老师相处了四年,我们会发现张老师是一个特别有原则的老师。她不会因为一些家长社会地位高,或经济基础好,就对他们的孩子另眼相看。但规则是人定的,有些时候我们的家长积极为班里出力,那老师自然就会想到他们的孩子。比如我们班里几个家委和积极的家长,每次班级有什么活动,包括平时管理班级,她们都特别积极,为班里建言献策,协助老师管理班级,我们家长多为班级尽义务,孩子就多从班级获得权利。
坚持的第二个字是“度”。教育孩子把握好度是一门艺术,度其实就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中庸”思想,就是恰到好处。拿孩子的学习来说,现在孩子们在校的时间长,放学回家如果再花大量时间机械性地刷题的话,很容易厌学。这时候就要控制好度,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必要的时候放弃一些重复机械记忆性的题目,让每一个孩子都做刚刚好的自己。比如我家白昕蕙,她在学钢琴,我对她的要求是每天坚持练习,但我后来特别不喜欢“坚持”这个词,因为它是靠外力的推动,而学习的本质是挖掘内驱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最大的动力”,前段时因为要准备其中考试,她的钢琴就不能每天坚持了,必须从弹钢琴这里匀出复习文化课的时间,但她对钢琴的热爱还在,这一点我到时很感谢她,也很感动。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三件事”。第一件事是阅读。我所说的阅读不仅仅是孩子的阅读,也不仅仅是家长陪孩子阅读,更是我们家长的阅读。我们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华文化自信。对于我们家长的阅读我推荐大家一些视频号,公众号和App。我以前可能也给大家推荐过一款读书软件“樊登读书”现在叫“帆书”,对于没有时间看书的家长朋友,你可以下载这个软件,年费365元,一天一块钱,遇到搞活动是买一年送一年,你可以听樊登讲书,里面有好多关于育儿的宝藏级知识技巧。视频号我给大家介绍朱晓平老师的“品格教育”,每天早上七点准时直播,我断断续续听了一些课,受益匪浅。还有我们本地的专家,刘雅萱妈妈,也在抖音上开了直播,讲解家庭教育。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资源,看直播也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式,大家不妨试试。你的改变,一定要影响孩子。
第二件事是信任。信任孩子,信任老师。张老师也在我们班级群里发过几次信息,希望得到我们家长的信任。以前我们家长代表也谈到过,我们班里有什么有关孩子与老师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有任何矛盾我们可以通过私聊的方式解决。我们的班级群虽然是一个虚拟的微信群,但它也是公共场所,需要我们每个家长的共同维护,而且就我而言,私聊更自在,更融洽。就拿我们白昕蕙来说,去年她当小组长,因为不满意贺文睿的作业质量,扯了好几次,但贺文睿已经尽力了,他的妈妈就私底下找到我,说明了情况,我给女子解释以后,孩子的相处更融洽了,我和贺文睿妈妈不但没有因此红脸,还更理解彼此了。我们相信我们都是为了孩子,老师也是为了孩子,这样,我们劲往一处使,就离成功更近一步了。
最后,我要说的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习惯”。习惯很重要,我今天要跟大家交流的是习惯的一种养成途径——经事。我曾听樊登讲过说,养成不随便摸火炉子的习惯,就是让他摸一次,经历被火烧的疼痛,她就永远养成了不摸火炉子的习惯。我们大胆放手孩子,让她自己去经历,一旦他吃亏,当然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他就会永远养成习惯。让我们都学会做一个“懒”妈妈,“懒”爸爸,让孩子有更多机会去自己体验,让他们飞得更高,更远。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希望能带给您一点儿启发,如果有不当之处,也请您多多包涵。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