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被一篇10W+惊呆了!!!
文章的题目是:《请放过年轻人、放过我爸妈:知识付费,毒手正下沉》(https://mp.weixin.qq.com/s/GfQotmGWOI7ThfmSV-HZ4A)
大意是,骗子和伪大师们已经“下沉”到三四线城市的中老年人群体,通过盗版+社群裂变的方式在父母辈人群中骗钱。
看到这篇文章,一刹那间我还挺悲哀的,自己也正在做课,说对盗版没顾虑那是假的。自己也买过很多的裂变课,囤过来一节没看的课也不少。你说花过的那些钱里面,一分冤枉钱没花,那也是假的。
知识付费从2016年起进入风口元年,得到的《李翔商业内参》创下20天营收破千万到2017年的浩浩荡荡,在到今年前几个月频繁爆出的新闻:
2018年6月千聊公布数据,包括讲师收益突破10亿流水,学员数累计突破3亿、注册机构及讲师数超过120万等;
2018年5月,上线一年多的知识付费技术服务商小鹅通,流水突破10亿;
2018年5月,“人人卖课”时代来临,内容分销平台“淘淘课”想做知识付费领域的“拼多多”;
学习的确定性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知识付费到底是怎么样流行起来成为了今天这样一个1.88亿用户(数据来自《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8)》)的市场?成年人的焦虑问题到底该怎么解决?面对这个鱼目混杂同时没办法预先知道课程质量的行业,我要怎么才不被骗?同样我们做破局点课程,我们又该在这个潮流里向哪边走?
一方面,得到、混沌、每天听见吴晓波确实提升了我的眼界、见识甚至是认知,它们让我们发现一个与每天生活的现实世界不一样的知识世界,而且还挺有意思;另一方面,时间花费在听这些上觉得长了见识、提高了认知,实践能力没有跟上,到头却发现自己成了“眼高手低”的孔乙己,反而更加焦虑;
另一方面,踏实学点技能,比如学点会计、学点编程、学点文案写作有用确实是有用,可一来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太多而且见效慢,二来这个坚持过程也确实枯燥无趣。
所以,这也是知识付费因你的焦虑和贪图舒适而生,但也必然因你的焦虑和贪图舒适而发生改变和演进。无论怎么变,我们认为关于学习,有这两点是确定的:
学习必须是要产生改变的,无论是认知改变还是行为改变,反刍、消化、反馈、纠正等过程必不可少,而这个过程必然不是一蹴而就的;
学习是可以通过技术、教学手段而变得不那么反人性的,得到在这方面就是非常好的榜样。
学习行业有可能的演变
根据社会发展、科技的进步,我认为未来的和学习有关的行业可能会发生以下的演变:
1.人类文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必然使得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环境的斗争只会更加剧烈。
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根本不足以面对新的环境带来的变化,而新的技术的进步,提升了生产率又会进一步只会加速这个环境变化的剧烈程度。也就是说,未来的竞争环境会呈现全方位的残酷,这种残酷对人的各维度能力会形成更加苛刻的要求,让求知和能力提升的需求变得更加刚性。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唯有真实的,快速的认知和能力升级才可能在未来的生态之获得一席之地。
2.知识的复杂度、认识的维度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人类的所有知识一般都继承在前人的知识基础之上进行升级和优化,这种升级和优化的主要方向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更加“正确”。而是认知假设的边界越来越大、认知的细节越来越深、认知的层次越来越多、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从这角度看上去,任何人在任何一个学科,想掌握全部的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单纯以积累经验的方式,根本不可能形成足够通用性的知识。想以细致分工、每个人只掌握一部分知识去协同解决问题,又必须基于足够的通识做为基础。所以,对于想不被时代淘汰的人,最终只能通过选择更好、更优质的教育体系,来解决人认识能力和现实要求之间的矛盾。
3.向上通道更加清晰和公平会使得人们的求知欲、学习欲更加旺盛。
众所周知,一个组织的活力往往来自于个组织内部有效竞争的烈度,而更有效竞争的重要前提就是清晰和公平的向上通道。经过多年的市场经济的改造,我们对向上的通道的认识趋于更加清晰,时代会选择那些有认知、有能力、勤奋的人,并长期让机会垂青于他们。所以在职之后进行再次学习就变得成新的、重要的超越别人进入向上通道的重要方式。
4.新的教育技术更加符合人性。
让学习也成为一件充满乐趣的事。人工智能、脑科学、VR/AR、游戏化理论等新技术、新理论的出现,会把原有的必须脱离舒适区、进入学习区的学习模式变的更符合人性,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这学习的过程更适应人性。而通过这种方式,会更加增强人们的学习兴趣,让学习的阻力和门槛不那么高,让整个教育市场进一步发展。
综合以上,我们认为未来想在这个时代拥有一席之地(那怕是生存),就必须面对更加激励的竞争环境,只有基于自身的努力、利用科学的学习手段、学习先进的知识技能、不断提升认识和能力,才能进入向上通道,达成自己的目标。而更科学的学习手段和更先进的知识技能就是这里的关键点。
所以,每一个成年人的学习,应该始终围绕“更先进的知识技能”和“更科学的学习手段”展开。
什么样的课程值得学?
那到底什么样的知识付费或学习产品才是传递“更先进的知识技能”和拥有“更科学的学习手段”呢?
先说“更先进的知识技能”。
在我看来,在提供先进知识技能的维度只有以下三类知识付费,才值得被付费和购买。
1.认知颠覆类:
能够从根本上颠覆和改变你的错误认知。世界是怎样的以及将会怎样发展,其实依赖于你是怎么认识世界的,说白了就是认知模式。将大众心中已经形成的认知模式进行升级或者重新改造以便于更好地应对新环境和新需要。用更适应时代发展的认知去改造人们的固有认知,是改变人们行为最根本也是较为困难的方式。但得到在这方面做得不错。
2.经验归纳类:
能够将经验抽象化、规律化。能将市面上在某个领域实践结果非常优秀的人的实践方法归纳总结、抽象概括形成具有更普遍适用意义的理论和方法。比如一个肯总结和反思的销售员,总结出来好的成单需要引起顾客注意、让他产生兴趣和欲望,并最后敦促他购买,然后他把这些告诉别的销售员。但这背后其实就是营销中的AIDA模型。
3.知识工具化:
能够将理论知识变成可以被用来实践操作的“知识工具”,改变人们的行为实践,从而产生更好的实践效果。比如我以前写文案是凭着感觉写,但李叫兽告诉我需要首先分析你的目标用户的需求、然后检查你分析的需求对不对、接下来搭建梯子、最后确定场景,然后才能动笔写。这就是典型的“写文案工具”。你知道用了锤子才能把钉子砸进墙,同样的道理,用了“知识工具”,才能把某项工作做得更好。
这三类知识的无论是通识类的、还是专业类的或者是岗位技能类的,目前在市面上都有相应的产品,其中以认知颠覆类和经验归纳类最多、知识工具化最少。而从开发难度而言,认知颠覆类最为容易,也是市面上最常见,竞争最为激烈的。经验归纳类往往由市场上的头部资源或者某些隐世高手提供。最难的往往是知识工具化,这需要对理论有非常深入的认识、对现实操作环境也非常熟悉,最重要的是非常强的建模能力才可能有效实现,而这一类往往是最有价值的。每一个这样的产品,只要价值厚度足够,都可能会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存在,在某一个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接下来说“更科学的学习手段”。
在我看来,“更科学”体现在“顺应人性”和“教学手段更高效”方面。
1、顺应人性:
“学习是反人性”这是我们大众对学习的理解。但这里需要重点强调,首先学习产生的结果会产生愉悦感,同时人拥有的求知欲也会激发学习的动力。整个学习过程从动机、学习过程和结果来看,有且只有学习过程由于需要通过脱离舒适区才能进入学习区、同时辅助以刻意练习,所以是反人性的。很多人的求知欲因为这个过程的反人性而消磨光,再加上学习效果必须经由了这个过程才能感知到,所以这才是学习艰难和痛苦的核心原因。学习产品的市场,能否很好地解决“学习过程痛苦”的问题,才是能否真正成为大众产品的关键。
解决“学习过程痛苦”其实有很多方式可以采用:
1)学习游戏化。
构建一个完整游戏化的学习体系的核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采用PBL(积分、勋章、排名),而是在单个学习单元是否能获得“爽”的感觉。游戏化的本质是基于爽点不断被满足的机制体系,而在学习的内容中所体现的就是,好奇/疑问-猜测-答案-恍然大悟,这样的一个即时满足的流程。基于这样一个流程形成最小单元做为基础,不断搭建更大的满足体系,就可以逐步形成上瘾机制,让学习变得有趣。
2)教育社交化。
“同窗”是建立共同经验和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基于此,更容易建立起友谊,而这种友谊会让人在伙伴的支持下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更好地达成学习成果。但教育社交绝对不是单纯建一个微信群、偶尔组织一下活动就可以的。真正发挥教育的社交化属性需要将社交化的做成产品的基因,在我看来可以设计以下机制:
● 组团打怪,任务以集体方式完成。
以共同合作的形式去攻克难关,“革命的友谊”是最容易增加感情厚度的,而且任何一个社群想要找久的存在,必须要以阶段性的集体协作完成完任务为核心,从而形成较高的学员之间“默契”,以提升学习这件事的“价值厚度”。
● 有明确的向上圈层通道。
将能力相似或相同的人分配在一个学习环境,同时再让能力层次相邻的两级有一定的重合度。才能让不同级别的学员一方面不挫伤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形成更好的榜样带动效果。
2、在“教学方式更高效”方面,需要结合当今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特定和人本身的认知特点去设计。关键在以下几点:
1)不能灌输,只能解谜。
不能用说教的角度,单方向的灌输知识内容。因为学习本身的反人类特性,灌输会使学员越学越难、越学障碍越大。只能通过,断引发好奇,不断解案的形式,以“好奇”的天性,引发学员的强涉入度,才可能逐步理解课程。
2)注意力配合。
每节课的时长需要尽可能的短小精悍,除了因为时间碎片化之外,最大的原因也是人的注意力可以维持时间是有限的,最长的注意力维持也就25分钟左右。如果知识比较陌生,所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就更短了。所以,将知识适当的浓缩,配合注意力的时长,也可以提升学习效果。
3)细致的例子,通俗的语言。
尽可能的把概念变成比喻,尽可能把概念之间的联系和使用,以细致的例子进行讲解。一般来说拥有课程开发能力的人,往往都把知识的理解的相对透彻,而正是因为这点,他们的知识陷阱就会非常严重。所以,最大限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更细致的例子去阐述概念是填平知识鸿沟的重要途径。
然后呢,身处知识资源“丰富到爆炸”的环境中,我到底该培养怎样的知识消费习惯?
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知识”消费习惯?
1.提高自身对知识产品的鉴别力。
信息爆炸时代,我们更需要甄别和选择,不然吃了半天全是垃圾食品。这里推荐一个好的方法,就是图书馆系统常说的CARP测试。信息是新是旧(Currency)、信息来源的可靠新如何(Reliability)、作者是不是权威(Authority)、信息发布的目的是否合理(purpose)。
2.求精求深。
人生早年,不知自身天赋优势,故而兴趣广泛,涉及多个领域门类非常正常。但最终我们会发现,成功者一定是在某个领域精耕细作,培养出了过人之处,然后机会降临他恰好抓住了。所以,对待知识也是一样,某个领域吸收足够好强过于在多个方面半瓶晃荡。
3.放弃速食态度。
学习的过程是缓慢练习、改进的过程。这也是被大家普遍知晓的。前些年被盛传的10000小时定律更是突出了能力习得的难度之大、所需要耗费的时间精力之多。你要保护好你的求知欲、锻炼好你的延迟满足感、给自己足够的耐心,同时想办法改善过程中的枯燥无趣。
破局点的课程是怎么做的?
说了这么多,最后反观我们自身,我们做了什么又想做什么?
首先,破局点课程的开发,就在努力做到以下这些:
1.破局点是面向行动改变的课程。
课程的设计之初,就不是想做那种认知颠覆(当然,在实际操作中,针对某些学习也确实有认识颠覆),我们更倾向于提供一套系统的方法论,按步骤的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练习过程中,让学员获得能力的提升。所以,破局点的课程,非常重视工具的开发,非常重视训练的过程。
2.破局点是一个重视社交的课程。
课程采用的组队打怪的模型,以三到四个人为一个小组,通过集体不同视角下方法论实践,一方面保证了分析的客观性,另一方面,也行形成革命友谊,让每一个分析小组都拥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现实为蓝本的分析。
不同于其它课程是以假设案例为核心的,破局点的课程要求每一个学员都自己的项目(没有项目,可以以同学的项目为分析对象),以真实的情况进行分析,整个分析的过程相当于做了一次专业的咨询,最后的获得感是非常大的。
4.以哲学为底层逻辑框架。
整个课程的方法论搭建,是以大量的哲学原理为基础的,比如矛盾论,否之否定律,递弱代偿原理等。正是基于这些方法论为基础,再结合商业相关的经典理论,形成了有针对性,同时也较底层的工具体系。
目前看,凑合算基本做到了。未来的中短期,我们希望这样改进和提高:
1.增加整个学习中的游戏化元素。
比如小组排名、小组PK;给整个学习过程增加荣誉感和成就感;状态提醒;设计一定的奖励;设置普通任务和挑战任务等等。
2.在通俗易懂方面下大力气。
人类的基因决定了人类更喜欢故事、画面,而对枯燥艰深的理论比较难接受和消化,而故事、类比、例子就是变艰深为有趣易懂最好的方法。这确实也是我们目前的短板,我们会在这方面重点加强。如果大家在这方面有好的方法和建议,也欢迎和我们交流探讨。
3.将整个学习的过程流程化、标准化。
尽最大可能给到大家提供均一的、高质量的教学服务。不再让答疑、批改作业、互动这些行为成为依照我们忙闲和心情发挥的部分。尽可能提高整个“学习过程”的产品化。
学习,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一起克服“知识付费”无用论的魔障。
最近,我们整理了一些商业经典书籍免费送!
请关注公众号:skxoxoxo,回复333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