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哲学?
哲学从英文单词来看,就是爱智慧。人类的智慧是多种多样,五花八门的。
为什么会有哲学呢?
人类自古以来,不管是任何文明社会,在解决了温饱,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后,都会去思考一些问题,比如我是谁,我来自哪里,要去哪里等等,这些思考其实都来自于人类的本能,也就是寻找规律的本能。
人类发展处大脑皮层,其中一项功能就是寻找规律,不管客观环境里是否存在着规律,我们都会受到本能的驱动去寻找规律。
而寻找规律这样的行为,在无规律的环境中思考出自以为的规律,那就是愚昧;而在真正有规律的环境中,通过不断探索思考得出一个可以反映客观环境的规律,那就是智慧;这两者之间其实往往一线之隔。
而人类的不断突破,也是建立在智者不断探索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有价值的规律之上。
这种本能的大脑设定,就是哲学缘起的一个背景。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不同的人会因为自身感知的重要性不一样,而选择不同的方向,不同的环境去探索规律。比如,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自然科学就是最重要的方向;而对于古人来说,生与死是他们的方向,所以过去很多文明都非常关注如何生存以及死后的世界。
一个事物与人类需求的关系,决定了这件事物对我们是否有价值,是否意义。是人在整个价值尺度衡量上,取到了最核心的作用。
在中国为什么不存在科学?
中国的天文化,让人们认为,自然,天是代表着民意的,是有独特的含义,而不是一种自然客观的存在。
所以在中国,我们是有记录天文的惯例,但是记录下来,是用于与国运的治理,约束君主,从中获得自认为的天人合一的信息,而不是用来做研究。
并且自古以来,中国就把天灾和人祸联系起来,认为天文异象等等都反映着当下社会的状态,给自然强加的一些道德意义,让中国不关注客观自然的发展,进化,而是揣摩和臆想其背后与社会的关联。这就造成了中国没有科学,只有一些技术。
中国认为那些自然以及科学的东西,对于治理国家,仕途升迁没有作用,所以根本不屑一顾。例如,西方国家给乾隆进贡科技武器,但是乾隆根本不看,毫无兴趣。
死亡给人带来的思考
为什么会有死亡呢?
因为生物要进化要发展,就必须淘汰落后的,发展更好的,而淘汰的结局就是死亡。如果停滞不前,那就直接DNA自我复制下去,可以长生不老;但是如果要发展,要前进,那就必须要有性,让DNA之间进行交流,淘汰落后,深化优势,这必将牺牲上一代,带来死亡。
人是能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
1)你不是别人
2)你只是你自己,你和外界不是一体的,外界可以伤害你,是有风险的。
存在是最大的风险。我们都是在寻找一种存在感。
最大的存在是生,最大的不存在是死。
我们害怕不存在,所以我们害怕死。
面对死亡的几个阶段:
否认
悔恨
愤怒
彷徨
深沉的抑郁
接受(不得已)
整个过程是漫长,艰巨,痛苦而煎熬的
最能够做到的是否认,通过否认死亡,自欺欺人,从而从恐惧中解放出来。而发展出死后的世界,则是人类对死亡进行否认的一个合理解释。
死后的世界观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却容易给人带来一些安慰,忘却会死亡这样的一个事实,从而给自己的未来带来希望。世界上很多的宗教,其实在塑造着死后的世界,最大的作用就是安顿人心,让人可以真实地欺骗自己。
问题在于,死后的世界观是在逃避死亡,并不能真正地改变什么,也会带来问题。
真正探索真知的人,是不会相信死后的世界的,因为这种世界观逻辑矛盾,不能自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