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在外旅行,在一个荒郊野外被一个当地的老乡请到他家去过夜,他家有只狗对我印象很深,虽然我对狗很熟悉,但从那之后我才对狗有了另一种认识,狗就住在我住的那间屋顶上(屋顶是一个很薄的铁皮屋顶),那一晚上,狗只要有动静,就会起来喊叫几声,那一个夜晚,最后只有二到三小时是安静的,让我第二天只剩下疲惫和狗叫声在脑子中嗡嗡回响,记得很久之前读到一些关于狗的内容,已经不记得精确的原文,只是记得一个大概,就是狗是一个“入世”很深的动物,我们看看狗的忠或者狗的那一种责任感,让它实在活的很累,它时刻在警惕着,让它范围内的地方保持绝对的安全。
说的太多,我怕读者以为我跑题,其实这篇文章是关于红楼梦里袭人和晴雯的,后面的内容我会进入主题,但在这里我再跑一会题,我对于猫的印象,就是它的爪子,锋利的爪子,估计有三十年没养猫了,真不知道现在的猫是什么印象,小时候对猫的爪子印象特别深,猫是和狗是一个完全相反性格的动物,或者是相反处世哲学的动物,一个入世一个出世,猫的“出世”源于我小时候妈曾经说过的,一些还依稀的留在我脑海中的一些东西,记得自己养的那只猫好几天没回来,我很伤心,妈告诉我,它肯定是看到有谁家比咱家的饭好吃,所以才留在那里住下了,但我对狗的印象却完全相反,我家的那条狗就算在别家吃完一顿豪华大餐,最后也会跑回到自己的家里,继续着它的责任,老妈也有一句话叫: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
好了跑题暂且结束,红楼梦里袭人,被同院的丫鬟嘲笑是“西洋花点子哈叭儿”的时候;还有晴雯,刚开始读红楼梦,当她咬下的那根指甲给了宝玉的时候,总会让我联想到一只狗和一只猫。
我无从考证袭人的“袭”到底是因为花气袭人还是袭击,但当袭人听到了贾宝玉对林黛玉表白的时候(那是在第三十二回),也许袭人就开始撩起了她的牙齿,早已习惯“我们”的她,不想自己的领地被任何人威胁到,这就像是一种责任,也是自己入世的一种处世哲学。在这里我还要补充一句,红楼梦里的主子婚姻为什么姨娘要关注并且甚至会参与破坏,我们都只关注林黛玉与薛宝钗的情感纠葛,但却往往会忽视袭人与林黛玉之间的对立关系,不是因为林黛玉与薛宝钗的区别,而在于是谁占据了宝玉的情感,姨娘不是争地位,而是争情感,主子娶妻可以,但不能地位与情感同时占有,这就是袭人的根本利益,看看赵姨娘就知道了袭人争的是什么?睡在贾政身边的是赵姨娘而非王夫人,赵姨娘可以没有地位,但如果连服侍的情感都没有了,那她还有什么?大家可以关注我,阅读之前的相关内容,我在袭人的文章里有阐述。
我读晴雯的时候,感觉就是她从来不把自己当奴才,这也许就是一种“出世”,她一直都是倾自己所有去捍卫自己的那点“人”的权利,包括她与宝玉的情感,她也要追求一种平等,她的手可以去戳坠儿的手,也可以耗尽自己为宝玉补雀裘,她的手也可以去撕宝玉的扇子,就像撕开自己的心,从不遮掩,坦坦荡荡,有人会觉得读书,尤其读小说,读到晴雯坏的一面,会很伤心,我一开始都会有点怨恨,曹雪芹为什么要写这些?删掉坏的那些内容多好,不就完美了?这恰恰就是曹雪芹的伟大之处,人性没有完美,现实中哪里找到完美的人性?就像我们谁敢说自己没有“意淫”一样,虽然这个词现在是歪解,但却能让大家读明白,写到这里,其实有人会问,你写猫怎么晴雯根本不像猫啊!
是的,人生那里会有这样准确的对仗?人生又不是对联,其实写她的“猫”,并不是写她完全对应的猫,而是她的死,给我带来的震撼,我怎么读她,都读不出是完全因为病而死的,更像是自己想死而死的,喜欢晴雯的读者可以尝试的再读读那一些内容,我感觉她的死更像是一种自寻之死,就像我记忆中的猫,它有九条命,它自己能预测自己的死,当它知道自己要死的时候,他会选择默默的离开,自己给自己找一个埋骨之处,默默的死去(很少有人会看到猫死在主人面前,或者在主人面前表现一种要死的样子)!
我至今都在想,小时候的那只猫,它也许不是碰见了更富有的人家,而是去找它自己的一个埋骨之处!
文:饼子
欢迎关注公众号:饼子读书、点赞、分享、留言,你的举手之劳,就是我的创作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