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带了两次本科生关于“学习爱”的团体辅导,每次都是持续6周。本来以为本科生,特别是大一的孩子们对于爱情应该比较接近白纸一张,可实际带他们讨论的时候才发现那些问题并不亚于年长的我们。
记忆犹新的是当我让他们准备一首诗歌、或者一幅画来代表自己爱情观的时候,有个女孩子选择了一首英文歌,说到的是分手就要彼此承担自己的责任,而不能全部责怪某一方;有的孩子则选择比如“泡沫”等流行的歌曲来代表,对于爱情的深度了解以及对于爱的忧伤也并不亚于我们。
与此同时他们也带来了各种问题,比如有的孩子因为前一段恋爱失败受伤,所以他认为“要想谈一场不受伤的恋爱,只能在付出的时候有所保留”;而有的因为失恋了,所以觉得“没有修成正果的恋爱都是浪费时间”。而也有人曾经强迫自己更爱对方,而在电视广告时强迫自己想象广告明星就是女友,分手以后强迫自己不喜欢等等。
他们带着各样的困惑与各样脑洞大开的想法参与了“学习爱”的团体辅导。我惊讶于他们对于爱情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及很有意思的看法,同时也看到了他们对于爱情的困惑。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爱情居然有这么大的魔力呢,虽然伤人,却依然乐此不疲呢。正好,我最近都在研究依恋关系。而依恋关系与爱情有着莫大的联系。
什么是依恋关系呢?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Bowlby首次提出了依恋理论,解释了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逐步形成的一种特殊而强烈的情感联结。1980年,Bowlby指出,对其他人的亲密依恋是一个枢纽中心,人的医生都围绕这种亲密关系而发展。进入成年期以后,个体的依恋对象逐渐由父母转向亲密关系中的伴侣,而个体的依恋类型以及伴侣间的依恋类型的匹配程度会对亲密关系产生显著的影响。亲密关系实质上也是一种依恋关系。我们与他人的关系、特别是与亲密伴侣的关系都是原生家庭与父母依恋关系的重复。也有研究已经表明,依恋关系有着代际遗传,也就是说父母亲是怎么样的依恋关系会影响到孩子的依恋关系。
Bowlby指出,婴幼儿早期的依恋体验将内化入自己的内部认知系统,产生对自己、他人及自己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表征,这一表征系统就被称为内部工作模型(简称IWM,Internal working model,Bowlby,1980)。内部工作模型是依恋理论的核心概念。这种对依恋的认知使儿童获得对自己的可接受性及可认可性的基本认识,同时也对他人产生基本的依赖、认可、信任等认知观念起作用。早期依恋所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型”是贯穿于一生、相对稳定的运作方式,成为对自我、重要他人及自我与他人人际关系的稳定认知模式。所以说,“内部工作模式”其实质是儿童对自我、重要他人以及人际关系的一种稳定认知。这种“内部工作模式”主要以无意识方式运行,并且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永久,它决定着儿童的行为方式,并成为未来人际关系的参照系。
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爱情对我们有着致命吸引力却也有着致命杀伤力了。人活着就是关系。这句话其实不仅仅是一句商业用语,它有着更深的心理学含义,人只有在关系中才能发现自己、成长自己、并且找到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而作为最重要的亲密关系,则会更能够影响一个人,并且亲密关系也会激发一个人的“内部工作模式”。也就是这个人对自己、他人、世界的一个固定的认知模式。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有的人会反复的遇到渣男,因为她的认知模式里可能就是“世界是危险的,我没有价值,他人也不值得信任”。所以她逐渐塑造了这样的外在世界,并且在潜意识中对这个信念深信不疑。
所以爱情,其实一部分有着荷尔蒙的作用,还有绝大部分则是人类亲密的需要,也是防止孤独的需要。但是相爱容易,相处难,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认知方式都带有原生家庭的烙印,而原生家庭并不总是完美的,所以在认知自我、他人、与世界的概念上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
关于爱情,“用心付出,同时好好做自己” 是多么不容易的。因为我们就必须要对自己的认知模式与足够多的了解,并且在自己的认知模式出现偏差时不被情绪所控制还能理性面对。爱情确实不容易,且爱且珍惜,下次再与大家分享如何相处的秘诀吧。今天晚安喽。
文:鸿娇姐姐
心理学研究生一枚,专注心理学9年,关注心理健康、依恋关系、情商提升,偶尔励志、偶尔鸡血,有时专业分享。期待与您同行。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关注一下,点个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