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跟我读唐诗。
读《唐诗三百首》第11天。
《回乡偶书》 贺知章 (此诗名篇,宜背诵)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抒写年老回到故乡的感受。诗人自证圣元年举进士,在这之前便离开家乡在外宦居40多年。他亲身经历了官场的欢乐与艰辛的生活。天保初年,他带着一种厌倦的心情告老还乡,在家乡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篇。
诗的前两句以少小离家衰老还乡,直接点出离家时间之久,并以鬓毛虽衰而乡音无改说出自己和家乡的密切关系,表达作者怀念家乡时间之长久的深情。
乡音,既是表明作者和家乡的特殊联系和特殊感情,又是表明刚刚回到家乡时最使他感到亲切的特殊事物,一笔勾出长期离乡之后又回到家乡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无法抑制的亲切、兴奋的感情。
后两句诗人描绘了一个喜剧性的场面,生动地刻画了孩童笑问的情态。用小孩子不认识自己,把自己当成客人,虽是客人,却满口乡音,才引出“笑问”来。
“笑问”写孩童的好奇和对客人的尊敬,也写出作者长久在外,回乡之后与乡亲们相逢不相识的感慨,流露出淡淡的失意之情。
这既写出作者离家时间之长,也说明家乡变化之大,表达了诗人刚回到家乡后既新鲜又亲切、既亲切又陌生的思绪万千的特定感情。
这首诗细微生动,作者的音容笑貌和孩童的顽皮情态,栩栩如生,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