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在儒学源头上两座巍峨的雪峰,孔子,绵亘雄厚,孟子,奇峻峭拔。
他们出生在一个乱世的两个时代,跳动在一首挽歌的两个音节。虽然同为儒学巨擘,被后人以“孔孟”并称,但两个人的思想和性格却不尽相同,甚至具有带着时代烙印的区别。
先看孔子,他出身官吏之家,而且祖上可追溯至殷商贵族,虽然算不上富贵之家,但教育条件终究优于一般百姓,而且颇足自豪的家世也会对他的自我期许产生积极的影响。
那么在他的期许中是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们翻阅一下《论语》便可得出答案。
在《论语》里面,孔子的言论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如下四类。
一是关于人类的道德,如忠孝,诚信等方面的话题,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二是如何为政治民,如“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三是教育和学习,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四就是关于礼乐制度了。
我们可以发现,孔子对于礼乐方面的事情是很谨慎和敏感的。
当季氏“八佾舞于庭”,他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可想见其愤慨,当子贡想撤去祭祀中的活羊时,他也出面劝阻了:“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可见,孔子一直竭力捍卫着“礼”的尊严,他对那个时代最深恶痛绝的就是礼崩乐坏的形势,君不君,臣不臣,大权旁落,上下错乱。从《左传》中臣弑君,手足相残等事件的记载可见一斑。
而孔子相信只要恢复了这些礼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大家都克己复礼,天下就可以太平,仁就可以得到贯彻了。
因此,孔子担负着“复礼者”这个角色,游走于各诸侯国,企图推行自己的主张。
孔子对政治始终具有一种人文的情怀,以“文”的方式恢复秩序,重新分配权力,让周天子成为真正的王,一个像周武王一样端坐在礼制的顶端,受万民朝拜的王。
孔子所在的时代是春秋,幸好他没看到——估计想也没想到——周王室被秦国灭掉的一天,那是战国时代的事了,而孟子就是战国人。
说到孟子的身世,就不如孔子可以拿出来炫耀一番,好好考证了。
大家顶多也就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作为一个要养家糊口的妇人,孟母实在睿智博闻得令人钦佩。影响孟子最深的人物,应该就是这位既严又慈的母亲了吧。
孟子学于儒家,对孔子很是景仰,但他们二人的思想却是两种风格。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仁者无敌”,这些锋芒毕露,豪气冲天的话便绝不是崇尚中庸的孔子所能说出来的。
作为一个出身底层的民妇之子,孟子对普通民众怀有比孔子更深的怜悯和关注。
而且那是战国,诸侯间征伐比春秋更频繁而严峻,不再需要勤王或平乱这样的理由,为了一块土地便足够刀兵相见,无尽的流血充当了肥沃的灌溉。
如果说春秋无义战,那么战国多不义战。
没有什么能比战争给人民带来更深的苦难,孟子亲眼见证了民众的痛苦,无穷尽的征收,徭役和战死,温饱遥不可及,而统治者却荒淫无道,无视百姓死活地大兴土木,发动战争。
在那个时候,问题已不止是礼崩乐坏这样限于上层阶级的争斗和混乱,民众已经被彻底卷入整个时代的灾难。
孟子的理想就是将民众从这场灾难中拯救出来。他游说诸侯,试图减轻赋税和劳役,停止不义的战争,然而没有一次是真正成功的。
孟子同情百姓,反对统治者的暴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令千年后的朱元璋听到这句话后想把《孟子》一书焚尽。
孟子的态度,与圣贤相比,我觉得更像一个英雄,他是不妥协的,用“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来勉励自己,与孔子一样为了不可达到的目的前行不止,他又是充满斗争性的,敢于激辩,抨击农学家的荒谬,讽谏君主的无道,就像一个英雄,为百姓而战,为心中的大义而战。
一孔一孟,虽然侧重不同,却互相弥补,相得益彰,以不同的风格使儒家更加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