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普洱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茶,它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约1700年。
元朝时,它被称为普茶,明朝万历年间定名为普洱茶。明末清初,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文人墨客,皆以品饮普洱茶为时尚,有“夏喝龙井,冬品普洱”的风俗雅趣。
早在唐朝甚至更早时期形成的茶马古道,以普洱为中心向外辐射,将普洱茶运往越南、缅甸、泰国、印度、东南亚各国,甚至欧洲,使普洱茶成为中西文明的桥梁。
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积淀,在清代雍正年间,普洱茶被确定为朝廷贡品。它以云南古普洱府所管辖地区的大叶种茶之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发酵(包括自然发酵和人工后发酵),形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
普洱茶按生产工艺及品质特征,分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
生茶是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日光干燥、蒸压成型等工艺制成的紧压茶。其品质特征为:外形色泽墨绿、香气清纯持久,滋味浓厚回甘,汤色绿黄清亮,叶底肥厚黄绿。
熟茶以云南大叶种茶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快速后发酵或缓慢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品质特征为:外形色泽红褐,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红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