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日本电影,总是给人两个极端的感受,一个极端是不要命的声色犬马,另一个极端是要命的清新治愈。
昨晚又看了一遍治愈系电影的代表作之一——《小好小麻佐和子》。
好几年了,只要心情不好或者心生迷惑的时候,我都会看看这部日本电影。因为这部电影总能给人一种很真实的感觉,不紧不慢的节奏,每次看都觉得自己被治愈了,心里特别平静。
其实这部电影并没什么燃情或者励志的情节,不过是三个年过三十的女子相互扶持又各自独立的生活片段。
一切的一切都那么平淡,平淡的仿佛导演偷窥了你我的生活,可也就是这份“真实的平淡”最打动人心。
原来这世上不只我一个人如此平凡,原来如此平凡的我也有自己的伟大之处。
小好、小麻子、佐和子是三名友谊长达十年的单身女性,她们时常相约聚会,享受友情的美好和难得的休闲时光,但现实生活中又有着各自的烦恼。
小好喜欢烹饪,在一家咖啡厅做服务员兼料理师,本来和店里的经理互相倾慕,但很莫名其妙地经理娶了另一个店员;
小麻是某大型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性格强势干练,但是她却喜欢上了一位有妇之夫,渐渐的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越来越力不从心;
佐和子是一位网络设计师,与母亲和失智的外婆相依为命,内心渴望爱情渴望婚姻,但对母亲和外婆又放心不下……
你看,我们每个人到中年的女性,不论是单身的、暧昧的,还是结婚的,不论是在职场打拼的,还是回归家庭的,原来活的都如此磕磕绊绊。
1.小好:工作,即幸福。
小好很像我的一个大学好友,据她说因为妈妈生她的时候年纪很大了,再加上自己对外貌一直不自信,所以,天生养成了一副自卑,敏感,极度要强却又很不自信的性格。
这样的性格让她与人相处时,第一个反应便是“怎样让对方开心?”也就是传说中的“讨好型人格”。
我特意去查了下讨好型人格的特点,主要是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不懂得拒绝,会无条件地迎合他人,以及害怕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简直就是小好性格的真实写照。
30出头的小好来自乡下,独自一人在城市打拼,是位西餐厅的料理师。
这份工作薪水并不高,而且事情杂乱,除去同事间的勾心斗角,还要时时应付难缠的客人,但因为热爱料理事业,小好还是一直坚持做着这份工作。
小好的性格善良到近乎软弱,她从不愿和别人去争去抢,对于别人的请求,哪怕自己不愿意,依然会尽心尽力去帮忙。
比如,店里的临时工因为指甲过长被店主批评,小好虽然觉得这事和自己毫无关系,但为了不让临时工伤心,还是耐着性子安慰了她很久。
过份挑剔的客人在店里乱发脾气,所有员工全都躲得远远的,不擅与人沟通的小好却一遍又一遍给客人鞠躬道歉。
这样真诚、笨拙,努力生活着的小好,已经有五年的时间没谈过恋爱了,对于爱情她总是被动的、诚惶诚恐的,又有些后知后觉。
和很多未婚大龄女青年一样,嘴上一边说着“随缘,无所谓,我其实并不恨嫁”,心里一边暗暗地期待着能有一份甜蜜的爱情从天而降。
可惜,这样美好的小好却只能与心底互生爱慕的餐厅经理擦肩而过。没办法,含蓄被动女和犹豫不决男注定很难谱出浪漫的恋曲。
还好,并没有很伤心,只是黄昏时看到那些欢乐的一家三口,被细心隐藏的孤独感还是会一哄而上。
如果可以,如果可以,这一生一定不要都像此刻这般孤苦无依。
被爱情“抛弃”的小好,似乎一下子想明白了许多事情,她勇敢地接下了店长这份工作,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到店铺管理中去,工作中的小好自信、松弛,甚至有那么一点小俏皮。
她渐渐克服了“讨好型人格”的缺陷,甚至能严厉地教训那些出言不逊的应聘者,有力地反驳他们荒谬的、不负责任的言论。
这样又飒又软的小好真的充满魅力,店里唯一的男店员不禁被她吸引,努力向她示好。
对于30多岁的女人来说,因为渐渐过了适婚年龄,再加上周围环境的影响,难免会产生一种“着急”的心态,但与其费尽心机去追求那虚无缥缈的爱情,倒不如踏踏实实地做好手中的工作、过好眼下的生活。
小好店外的招待板上最后写的话是:工作,即幸福。岁月的沉淀会丰盈内心,别急,你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2.小麻:我知道,你很舍不得。
她出了事,爱上了一个有妇之夫。
在生活和工作中以冷静、克制闯天下的她,栽在了一个已婚男人的手上。
实际上,工作上她有多理性,感情上就有多感性。
更大的事是,她赌上尊严、豁出性命去爱的那个人,对她越来越敷衍。
她知道,这爱,恐怕是不成了。
命运的吊诡之处就在于——它馈赠给你的,总和你期待的相差一个太平洋的距离。
那个从学生时代便幻想穿上婚纱的女孩,兜兜转转直到30岁还没有遇见合拍的人;反而是那个励志要单身走天下的女孩,大学一毕业便嫁作他人妇,洗手做羹汤了。
小麻,只求爱,放弃自我尊严、婚姻保障、世俗圆满,她只要一点爱。可是,那个男人不给她,老天更不给她。
工作的压力,感情的焦灼,未来模糊不定,小麻越来越力不从心,外表的要强干练不过是一个空壳。
皮肤没有原因的过敏变粗糙,小麻去看医生,医生语重心长地提醒她:“你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太拼命了呢?至少有一件事情不必那么拼命吧。”
小麻如梦初醒,原来很多事情并不是你越拼命越会得到好结果,有时候适得其反,拼尽一切力气想去抓住的东西,反而失去的更快。虽然不舍,小麻还是决定放下那违背世俗的爱了。
去婚姻介绍所相亲,找了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男人结婚,辞职回归家庭,顺其自然的怀孕,生活像所有女人一样变得琐碎而平庸。
30多岁,重新开始,总有些隐隐的担忧和莫名的悲壮,好在一切都还没晚的什么都来不及,只要你愿意且有足够的勇气,自会迎来新的曙光。
小麻怕生了孩子之后原本的自己会“消失不见”,于是拉上小好一起去照相馆拍照,她想让小好帮她记住,曾经那么努力地爱过的自己。
生活就是,无论你选择哪种方式去过活,都会有不甘和遗憾,可是,这也是生活最大的魅力之一。
人到中年,手中积攒的东西太多,要选择适当放弃一些,才能好好享受当下的幸福。
我知道,你很舍不得,但是别怕,我们都是在取舍中修行人生。
3.佐和子:很遗憾,你没有成为故事中的女主角。
佐和子是个插画师,她在家工作,因为要帮助妈妈照顾瘫痪且失忆的外婆。
她早过了适婚年龄,但一直没结婚,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如果我嫁出去了,妈妈和外婆怎么办,会很孤单吧?”
哥哥结婚很早,他们一家三口离家另过,虽然偶尔会回来探望,但是连招呼都不愿意和外婆打一下,因为他们觉得没必要问候一个脑子不清楚的人。
这样的哥哥自然是没法指望的。佐和子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把亲情看的如此淡薄?
怀着对爱情的憧憬,也抱着对现实的无奈,佐和子依然用心地工作着、生活着。
偶然一次叫外卖,她遇见了中学时代的同窗吉田先生,原来吉田放弃了自己钟意的职业,继承了家里的小餐馆。
而立之年遇见故人,你未娶我未嫁,很自然的互生爱慕,感情迅速升温,都是成年人,省去了那些专属于年轻人的“花前月下”,直接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
然而某次约会,吉田居然让佐和子去做一个婚前检查,因为他以及他的家人担心佐和子年龄大了不易怀孕。
如此过份的要求,吉田说的时候语气稀松平常,显得那么的理所当然。那一刻,佐和子听到了自尊破碎的声音。
原来,纯粹而热烈的爱只存在于自己的想象之中;原来,他不过是想要一个操持家务的妻子、一个孩子的母亲,而不是一个自己的“爱人”。
有的时候也会想:能不能不要那么坚持?是不是稍微妥协一下,梦想中的爱情便触手可及了?可是,终究无法用自己的尊严去换取一份世俗的圆满。
用妥协换来的婚姻,以后必然要用更多的妥协去维持。
一边选择,一边放弃,这才是人生。
30+、未婚、女性,这是听到了会让人内心为之一动的字眼。
我今年正好31岁,不由得拿自己的人生和电影中的三位主人公作比较,我不像她们中的任何一个,又觉得似乎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我的影子。
原来每一个30+的女性都是活得那么的相似,而又迥然不同。
和电影中总是错过的爱情相比,反而是小好、小麻和佐和子三人互相慰藉的友情更加打动人心。
三个闺蜜虽然性格迥异,但她们始终保持着坚固的友谊,总能在对方需要的时候出现在彼此的面前。
因着这份友情,我曾经把这部电影推荐给了一个很好的闺蜜,她30+,独自在灯红酒绿的大城市打拼,事业上很成功,感情上没收获。
她加班至深夜,习惯晚睡的她熬夜看完电影后,给我留言:我哭了。为友谊干杯,为30岁梦想不灭干杯!
早起看到她的留言,我也哭了。
什么是好电影?
大概就是那些看完之后让你产生共鸣,让你能在深夜痛哭,明天却又能精神满满去与生活厮杀的电影。
《小好小麻佐和子》,无疑就是一部这样的电影。寒冷的冬夜,因为这部电影,身和心都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