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这有张借条,是我爷爷留下来的,家里实在缺钱我才拿出来。”
说完这句话,郭建英忐忑不安地等待工作人员的回应。对于这张欠条的真实性,郭建英也有些怀疑。
“1100万法币,1942年借的。大爷,您先回去,这张欠条得让专家鉴定一下。您放心,只要是真的,政府一定给您一个交代。”
这张数额如此巨大的欠条是不是真的,里面又有什么样的感人故事,政府是否兑现了?
这还要从郭建英老人的妻子生病说起。
一、妻子重病,被迫找出欠条
在郭建英的记忆中,爷爷和父亲对一张欠条十分看重,一直都保存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但却从来没有兑现过。
直到长大后,郭建英才明白这张欠条的意义。原来这是郭建英的爷爷郭明阳借给八路军的钱和粮,但八路军不肯收百姓的东西,执意要立下字据,以便日后归还。
直到建国后,国家对当年立下的欠条都一一兑现并支付了不少利息。虽然郭建英家道中落,可却坚持将欠条当作一个纪念保存好,同时嘱咐后人将这张字据传下去,当做支持抗日的见证。
可到了郭建英晚年时,家里的经济情况不容乐观,只能维持温饱。没想到妻子却突然患上重病,不仅掏空家底,后续的医药费还没有着落。
为了给妻子筹集医药费,郭建英想尽各种办法依旧杯水车薪。突然间,他想起了父亲留给自己的欠条。
要不,把欠条拿出来找政府兑现?
刚冒出这个想法,郭建英就想到父亲临终前的遗言:“那张欠条千万要保管好,这可是你爷爷留下来的。”
可若是不将欠条拿出来,妻子的病该怎么办呢?
不知不觉中,郭建英已经将欠条找了出来。但对于是否应该寻找政府,郭建英还是有些犹豫。
“我知道你想给我治病,可这张欠条代表的不仅仅是金钱,本身的意义才是最重要的,你可要保存好留给子孙呀。”
听到妻子的话,郭建英的眼眶湿润了。同时心里暗下决心:找政府兑现欠条,没有什么比人命更重要的。
二、欠条的真伪
找了一个合适的日子,郭建英带着欠条来到政府门口,这一年是1981年。但他心里也有些忐忑,不知这张欠条是否真的能兑现,所以一直在政府门口徘徊。
郭建英的行为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没过多久,一位工作人员上前问道:“老大爷,您是有什么事情吗?要不咱们进去聊吧。”
等到工作人员将郭建英领到接待室后,郭建英掏出欠条问道:“你给问问领导,这张欠条还能不能用了。”
看到如此金额的欠条,工作人员也不敢做主,只能先将大爷送走,然后将这张欠条交给相关负责人。
欠条上的时间为1942年,八路军向郭明阳借了“1100万法币”用于为战士们购买军需,到目前为止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
为了验明借条的真伪,专家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又到当地走访了许多知情人士,结果发现这张欠条背后竟然还隐藏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1940年开始,八路军就来到了山西境内。虽然是为人民战斗的部队,可老百姓已经被国民党及日伪军的所作所为留下心理阴影,根本不敢与八路军接触。
八路军战士理解百姓的心情,虽然吃穿都已经成为大问题,有的战士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但却依然没有麻烦百姓。
此时的山西家家户户都紧闭大门,生怕八路军来家中扫荡,但郭明阳却是唯一一个例外。
“你们是八路军吗?打鬼子的队伍?”
“是的,我们就是八路军,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郭明阳看了看八路军的穿着,心中一阵酸楚。这些战士都还这么年轻,却已经扛枪上战场打鬼子,结果连身好衣服都穿不上,还饿得面黄肌瘦。
“我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家里条件不错,有许多剩余的粮食,等下我派人给你们送过去,让战士们吃顿饱饭。”
不顾八路军的劝阻,郭明阳不仅将自己家中的粮食送给八路军,还号召当地百姓为八路军送食物。考虑到八路军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郭明阳又筹集1100万法币送给八路军。
面对郭明阳的帮助,八路军负责人为其立下了一张欠条,并对郭明阳嘱咐道:“这张欠条您留好,等到战争结束您或者您的后人都可以找到政府兑现。”
就这样,这张欠条成为郭明阳最为宝贵的物品,并将它当做传家宝留给了郭建英。
三、欠条后续
直到战争胜利后,郭建英也没有向政府索要这笔借款。可后来的郭建英在竞争对手的阴谋诡计之下破产了,不复往日的富贵。
只要他将欠条拿出来,这笔巨款依旧可以让他及后辈衣食无忧。但郭建英一直没有想过要将钱要回来,这张欠条也只是当做自己支持抗日队伍的一个见证。
等到郭建英的父亲出生后,郭明阳不止一遍告诉儿子:“这张欠条千万不要弄丢了,以后要一代一代传下去。”
在郭明阳的教导下,三代人共同守护着这一张欠条。可惜郭建英的妻子病重,身为丈夫的他实在走投无路,这才将欠条拿出来。
经过专家的计算,曾经的1100万法币等于当时的八十多万人民币。没过多久,这笔钱就交到郭建英的手中,他的妻子也被政府安排到医院中救治,终于远离病痛。
为了褒奖郭明阳及其后人对八路军的支持,郭建英一家被授予“革命军属”的称号,并给予许多优待。
类似于郭建英这样的人还有许多,但无一例外,不论当时为八路军筹集多少资金,只要拿出欠条找到政府,最后都能兑现。
百姓不求任何回报甘愿付出,人民政府坚决不占百姓便宜。如此深厚的军民鱼水情,最终筑成了今天强大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