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下,我女儿今年六岁七个月,从三岁之后,她的所有红包、压岁钱以及平时我们给她的零花钱,都是由她自己保管的,我大概估计了一下,至今应该已接近5000元。她有一个自己的存钱袋,上面有锁,钥匙平时都由她自己保管。目前,女儿从来没有拿她的钱去买零食或玩具。
其次,再分享一个现象:我发现,世界上任何一个观点,几乎都必然存在一个完全与之对立或相反的观点,就像有白天必然有黑夜一样。至于谁对谁错,我们姑且先不讨论。因为根据辩证法,在这个情况下正确的,在另外的特定情景下,不一定就是正确的,要视情况而定。
就孩子过年红包的归属问题,依然如此。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父母或者说孩子的监护人不能忽略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孩子的自主性和自律性。
如果孩子已经比较大了,有一定的自主性,自律性也比较强,我认为,孩子的红包就应该坚决地归孩子所有。先不讲大道理,以我自身的切身体验来说。我小时候,自己家和亲戚朋友家虽然都比较穷,但是,逢年过节长辈之间还是多多少少会给对方家的小孩包个红包。每当收到红包,晚上回到家,我的都会一分不剩地被母亲收走。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内心其实是非常崩溃的,当时的想法是:不管多少,给我留一小点可以吧?我又不是调皮捣蛋的孩子,又不会乱花钱,为什么一分钱的红包都不留给我?
我不知道别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感想,但是我始终认为父母这样的行为完全没有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人来对待,这样的父母在他们的潜意识当中,默认孩子是不懂事的,是缺乏自律的,大人和小孩就是不平等的。这种想法,本身对孩子就是一种伤害。
退一万讲步讲,就算孩子不懂事,拿着钱乱花了,那这个时候,正好是父母教育孩子理财的最佳契机。在理财的问题上,绝大多数成人都会犯错,更何况是孩子呢?拿出一小部分钱,让孩子从小就试错,又有何不可以呢?让孩子从小就试着学会理财,学会自我管理,有何不可以呢?在这个过程当中,父母可以适当的引导孩子,但是绝对不要强迫孩子。就算最后,钱被孩子败光了,但父母要理解:成长就会犯错,犯错才会成长。这何尝不是另外一种收获呢?
话再说的难听点,有的父母自身混得都不咋样,还想让孩子向他学习,听他的话——你这不是直接把孩子培养你了吗?
所以我的观点是:如果孩子的自律性比较强,比较懂事,孩子的压岁钱就坚决是孩子的。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这是父母拿钱和别人换的。你看,这些父母的大脑又开始混乱了,他其实不清楚,这完全是一码归一码的事儿。你拿红包给对方家的孩子,这是出于风俗习惯,或者说礼貌,或者说个人的面子问题,你给对方的。你可以选择给也可以选择不给。当然,对方也有这样的权利。但按照我们中国礼尚往来的传统,一般人都会还回去的。但是,人家给的对象是孩子,那既然给的是孩子,就自然而然、理所当然的归孩子吧。
第二种情况,如果孩子太小,或者因为种种原因,孩子已经严重缺乏自律性和自主性了,红包可以暂时由父母代收,同时,父母们要学会适当的引导、培养孩子,不能任由孩子再肆意发展下去,否则,给孩子的钱越多,对孩子的伤害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