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以为爱是本能,天生就会。其实,天生就会的那只是喜欢,真正达到爱的水平,是需要学习和领悟的。我曾在旧文《喜欢和爱的区别》中说过:
“我们天生就会喜欢,喜欢了会想要去占有、索取,这近乎本能。而爱相对理性,是一个人有意识地通过自我反观和修炼,超越本能的狭隘,以获得更大的精神上的愉悦。爱是一个人精神力量的体现,也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并不是人人都真正具备爱的能力。”
人们很容易把自己的欲望、情绪、被搅乱的心神,误以为是爱。
爱的误区1:爱得自私
每个人都有爱和被爱的需要。我们知道应该去爱别人,只是方法不对而已。我们爱得太局限。当我们高谈阔论地大谈爱国家爱民族的时候,最终发现,其实爱的只是自己。
2017年热腾仁波切在悉尼的演讲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很多佛教徒看到别人说佛教,会很生气,其实他不是爱佛教,他是爱自己。因为他爱佛教的时候,他是什么派系,他就爱什么派系。或许他是藏传佛教,那他就爱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又分出不同的派系,他爱的是他的派系。他的派系下又有不同的寺,他又爱他的寺。他的寺下面又继续分,最后分到他自己那儿。他爱的其实是自己。”
真正的爱,是单纯的爱,就像佛陀爱众生一样,他不挑剔你是基督徒还是佛教徒还是无信仰的。
爱的误区2:爱得有侵略性
我们的爱往往具备侵略性。我们爱他,想让他怎样,他就得怎样,如果他没按照我们的期望去做,我们就要生气和抱怨,试图改造人家。这样的爱,变成一种枷锁,甚至牢狱。
我们爱得很辛苦,别人被我们爱得也非常痛苦。如果爱是痛苦,说明爱已经变质了。
开篇提过,爱的要素之一是尊重。如果没有了尊重,那么我们的关心和责任感就容易变成控制欲。嘴里说着“都是为你好”,打着爱的名义,对他人进行控制和改造。
什么是尊重?尊重是能够意识到别人的独立性和个性,允许和帮助对方以自己的方式发展他自己,而不是让对方服务于我们。
爱的误区3:爱上自己的幻想
我们在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往往是没有完全了解对方的。这时,我们爱上的只是自己心中的幻想。 我们会把他的表现进行解读,这个解读的过程,就已经加入了许多主观意识和判断。于是,我们被吸引的东西,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的,可能只是我们的美好想象。
随着了解的深入,我们发现原本吸引我们的东西好像越来越少,甚至没有了。对方身上出现了许多与我们的想象所不匹配的东西。于是我们会失望,抱怨他变了,生气自己看错了人,各种负面情绪爆发出来。
或者,我们以为这段关系是如何如何的,可那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理解, 在对方心里并非如此。当有一天,这种想象破灭的时候,我们便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甚至觉得自己被欺骗了。
其实,许多时候,欺骗我们的恰恰是我们自己。
爱的误区4:爱得过分依赖
把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完全依赖在他人身上,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爱。
印度哲学家克利希那穆提说过:
“灵魂只能独行,因为我们都有能力决定自己的方向,却没有能力控制别人的道路。如果偏要把别人拉到你的生活轨迹上,或者你又要强行的进入别人的世界,最终的结果无非只有两种,要么在自己的世界里等死,要么在别人的世界里被扯到四分五裂。”
以上,爱的误区,你中招了吗?
人的自私与生俱来,无私则是需要修炼和学习的。任由本能的爱,往往带着自私的本性,那么,如何正确地爱呢?请关注后续文章《爱的真相》和《爱的正确打开方式》。
(关注我,一起探索爱情和两性相处的奥秘!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