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加班。把工作做完,但没做完美。下午回家后,感到胸口疼痛。这一段时间总是感到隐隐的痛。于是打算去医院检查一下。我把车放在红山酒店附近。在公交站牌底下坐102路去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急诊室里人来人往,下午6点左右病人却很多。我想是因为急诊,所以不区分时间段。医生很忙,我到柜台说明我的情况后,一个戴眼镜的胖子要我身份证给了我一个二维码让我到旁边挂号缴费。这里程序很简单,虽然人多但科室之间都挨着。
心血管内科有4名医生,包括两名实习生。排队的人从医生那里一直到门外的靠墙的暖器上。暖气片凉凉的,已经停暖,可是排队的病人累了可以把上半截屁股挂在上面抵消一部分自身的重力。 排队的人里有一个中年胖子,捂着肚子弯着腰,额头上都是汗珠子,瞪着眼睛咬着牙,一副疼痛难忍的样子。在我前面排队的是他的妻子,焦急的拿着单子,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马尾辫染黄了,中间夹着很多白头发。她回头时的焦急眼神像寻求帮助。我问:“这位大哥啥情况?”“好好的,突然胸口疼的受不了,也不知道心脏咋啦!”她说。“别着急,检查做完了吗?”我说。“做了,等医生看看啥原因……”“别着急,大哥身体看上去挺壮实的”
我安慰说。“前几天刚体检完,啥事儿没有,不知道今天这是咋啦!”大嫂焦急的说。
半小时后……“医生我老公是咋啦?”“你让他进来躺在床上我检查一下”医生说。过了一会儿,医生确诊是胆囊的炎症。让先去输液。“好的好的,只要不是心脏的问题就好。”大嫂慌张的拿着手里的单子把他老公扶上轮椅。出去了。
“你叫什么?”“潘星星”“哪里不舒服?”“右侧胸口疼”“多久了?”“一年多了”“为啥早不来?”“这几天疼的厉害,以前不是很疼,能忍受。”“每次疼多久?”“大约10分钟到1小时吧。”“以前做过手术吗?”“没有”“血压量了吗?”“没”“先去做个心电图,抽个血。”
内科诊室隔壁就可以抽血兼做心电图。只有一个20多岁的女护士。里面一张单人床,蓝色的帘子拉着,床上的人做心电图。窗口外面抽血。“躺下,漏出脚脖子和上半身……你得心电图有异常,现在来抽血,一会儿去三楼送检。”她娴熟的抽了我4管子血,贴上标签把棉签和血样给我。我按住抽血的位置去了三楼……之后的一个小时我在诊室大厅里等候。中央水池里有小锦鲤鱼。流水声使我觉得安静。虽然有些困意,但是大厅有些微凉也没有躺着的地方。我就盘坐在水塘周围的台座上看着电子书。
一个小时后我取上单子,回到诊室排队等了半小时。换班的医生叫杨婷。我前面的又是那个扎着马尾辫的中年女人。她没有给他老公输液。“我这到底是咋啦?你们医院还能看病不啦!”男人看上去没有刚刚那么痛苦了,因为他刚刚疼的连话都说不了。可是这会儿被折腾的没有了耐心心情很不好,很烦躁。“你输液了吗?”杨婷医生问(那绿色的N95口罩后面是一张小巧而别致的脸吧?眼神略显疲惫,却依然闪烁着星星点点的光芒,说话声音很细却很有力)。“没”那位大嫂说。“诊断上说是胆囊上的炎症,为啥不去输液?又回来干嘛?”“他没刚刚那么疼了,说不用输液。”大嫂说。“这是不能开玩笑的,而且我建议等10点再做一次血常规。”“为啥还做!不是都做了吗!”男人捂着肚子大喊到。“你听我说,根据你的情况我觉得有必要再做一次血常规,排除一下其他的原因引起的腹痛。如果单纯的是胆囊的问题也省去多余的顾虑不是吗?”“你们这分明是为了挣钱折腾人玩!我不做!”男人瞪着眼睛大吼着。“你给我病例单子,我不在这看了!”“你先别急,听我说,这很有必要,因为内脏的器官很复杂,牵连着很多位置,所以为了您的健康您就听我的再去做个血常规。”杨婷医生坚持着。那个中年大嫂这时却没了主意。杨婷医生瞅着大嫂,大嫂迟疑的说“……我们不看病了。”后来签了字把病例拿走了。
“你什么情况?”杨婷问。“我做了血常规和心电图。”“叫什么?”“潘星星”她找到我的病例袋子。看了我的检测报告。“有以前的心电图吗?”“有,没带,可能找不到了。”“做心电图之前吃什么药了没”“没”“运动了?”“没”“一会儿去隔壁再做一次心电图,另外等10点到11点之间再去抽一次血做一次血常规好吗?”“好吧”我说。
我取血常规报告后杨医生没发觉异常。心电图还是同样结果。“我觉得问题不大,希望你回去再观察一下。血脂有点高。其他报告显示没有异常。你如果还是觉得不舒服,我建议你明天挂一个专家号,心血管内科的。”“约满了”我说。“那就约附属医院的也可以,都是三家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