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怀:“一手官印,一手算盘”,看他官商两不误的传奇人生!

在清朝的历史之中有这样的一个人,他多次科举未榜上有名,但是却能位极人臣。有人夸他,有人骂他,他“一手官印,一手算盘”在晚清的官场叱咤行走,游刃有余。最终晚年却被人唾弃,只得仓皇出逃。

他是“真干将”,他创建了中国历史上多个第一。


创办中国第一个轮船招商局,他是实业家。创办北洋西学学堂、南洋工学,即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他是中国的教育家。他在电报、矿业、银行、纺织等立国之要方面均有发展,可以说为中国的工业化输入了新鲜血液。他也曾智斗洋商,在大厦将傾之际力挽狂澜。

他是“真商人”,遇事只从利害关系考虑,绝不假惺惺做道义状。


所以也只有商人才敢真胆大妄为,才不去蒙人,也不怕别人说三道四,才少了许多伪君子的臭毛病。他对同行赶尽杀绝,毫不留情,红顶商人胡雪岩被他气死,他是一个纯粹的商人,慈禧老佛爷竟也被他坑过。

他是清朝历史上一个毁誉参半的人,有人骂他,有人赞他,鲁迅先生说他是“卖国贼,官僚资本家,土豪劣绅”。李鸿章说他是“志在匡时,坚韧任事,才思敏瞻”。这些评价或许因为时代的局限带上了严重的个人主义色彩,不过近代夏东元教授评价他说“非常之世,走非常之路,做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这四个非常的评价算的上是不偏不倚,不失公允,那么这个毁誉参半的非常之人到底有什么非常之处呢?

凭商入仕

本可以熟读四书五经,写几篇八股文章,一步不走向仕途,可是老天爷就会让这些非常之人走异于常人的人生路径。

盛宣怀,字杏荪,号愚斋,常州府人。 晚清著名的洋务派。他从小跟着父亲在湖北上学。 二十二岁时回常州考了秀才,又经过了县学的入学考试,成了童生,走出了功名的第一步。 眼瞅着就可乡试、会试一步步攀上去,高官厚禄如探囊取物。 没想到,中了邪似的,从二十三岁考到三十二岁,就是中不了那个举人,科场的不顺让自己和父亲都灰了心,恰逢李鸿章来江南公干,便一封信介绍了去,成了老李幕府中的文员。

此时正值李鸿章剿回之际,李鸿章给了盛宣怀去沿海津沪购买新式军用装备的机会,老盛有了与上海、天津等地外国洋行较为广泛 的交往和接触洋务的机会 ,年轻的他终于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也正是这次机会盛氏洋务也就拉开了帷幕。建立起来他的商业大帝国。

这一年,盛宣怀被委为会办,参办轮船招商局 (总局在上海 ),三年后 (光绪十一年 )升任该局督办,1874年,盛宣怀和李鸿章达成一致,将属于外国人的吴淞铁路买回。这是由英国人修建的一条从上海到吴淞的窄轨轻便铁路,是中国第一条商铁路。当时,英国人并没有通知中国自己要修铁路 ,可后来居然修了。李鸿章南盛宣怀出面办理谈判事宜,最后,以28、5万两白银将这条铁路赎回并且拆毁。

离开了科举的他如鱼得水,在商业上显示了他超长的天赋。盛宣怀在办洋务的 30 余年中,掌握了当时的电报、轮船、矿利、银行、邮政、铁路、纺织等要业,揽东南利权,为中国早期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但他的个人财产也过千万之巨,被誉为“一只手捞十六颗夜明珠”的洋务大商。

凭借着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在仕途上他也变得一帆风顺了,盛宣怀的官阶也扶摇直上,先后任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少卿、商政副大臣、工部左侍郎、邮传部右侍郎,公元 1911 年,又被授邮传部尚书。尽管盛宣怀名利双收,但是这似乎不足以满足他那唯我独尊,追求刺激的心理,人总是要追求点刺激!

智斗同行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商场官场亦不例外,盛宣怀在官场上也算是成功人士,可是他似乎不是那么开心,因为当时有一个和他旗鼓相当的对手同样也是官场商场游刃有余。

这个人就是“红顶商人”胡雪岩,老胡也是晚清历史上的以为响当当的人物,在商业领域也称的上是元老级别的人,争强好胜的盛宣怀自然容不下这样的人物。两个人胶着博弈,都想把对方置于死地。在这场斗法中,盛宣怀使出各路招数使得胡雪岩的财富大厦轰然倒塌,老胡因此吐血身亡。

我们就来看看盛宣怀在这次斗法中用了什么招数,“掐七寸”,老盛了解到胡雪岩每年都要囤积大量生丝,以此垄断生丝市场,控制生丝价格。他通过密探掌握胡雪岩买卖生丝的情况,大量收购,再向胡雪岩客户群大量出售。同时,收买各地商人和洋行买办,让他们不买胡雪岩的生丝,致使胡雪岩生丝库存日多,资金日紧,苦不堪言。

当我们越依靠某种东西时,就越受制于它。盛宣怀恰恰从胡雪岩的弱点入手,发动进攻。可谓四两拨千斤。

盛宣怀在这个时候有放出了自己的第二个大招“釜底抽薪”,釜底抽薪”,打现金流的主意。胡雪岩胆大,属于敢于负债经营的那种人。他在五年前向汇丰银行借了 650 万两银子,定了七年期限,每半年还一次,本息约 50 万两。次年,他又向汇丰借了 400 万两银子,合计有 1000 万两了。这两笔贷款,都以各省协饷作担保。胡雪岩这个大胆投资理念殊不知成了他的致命一击。

盛宣怀对胡雪岩调款活动了如指掌,估计胡雪岩调动的银子陆续出了阜康银行,趁阜康银行正空虚之际,托人到银行提款挤兑。提款者都是大户,少则数千两,多则上万两。

盛宣怀知道,单靠这些人挤兑,还搞不垮胡雪岩。他让人放出风声,说胡雪岩囤积生丝大赔血本,只好挪用阜康银行的存款;如今,胡雪岩尚欠外国银行贷款 80 万,阜康银行倒闭在即。尽管人们相信胡雪岩财大气粗,但他积压生丝和欠外国银行贷款却是不争的事实。很快,人们由不信转为相信,纷纷提款。挤兑风波在当时社会引起轰动。

万般无奈,胡雪岩只得胡雪岩只好把他的地契和房产押出去,同时廉价卖掉积存的蚕丝,希望能够挺过挤兑风潮。不想风潮愈演愈烈,各地阜康银行门前人山人海,银行门槛被踩破,门框被挤歪。胡雪岩这才明白,是盛宣怀在暗算他,无奈的他只得在悲愤之中含恨离去。

从道德理论来说,盛宣怀把胡雪岩弄得家破人亡不仁不义,但是我们别忘了他们两个是商人的这个前提条件,商场如战场,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是非观去约束其他人,因为我们不是当事人。面对胡雪岩这样的强敌,盛宣怀如果采用“慢战”,胡雪岩可以应付自如,绝不会破产。他如果采取慢战法,胡雪岩的现金流一时也不会中断,偌大的基业也不会突然崩溃。结局也许就会扭转。被诟病的或许就会变成胡雪岩。

一个天才,不在于是否具备超自然能力,他只是个比平常人更具有领悟能力, 能先别人—步看到事情结果,就像好的棋手,每下一子都能看到以后几招的变化。 商战当然也要具备这种洞察未来的能力,这取决于对信息、资源、人脉的掌控和分析,必要时候,还得像士兵那样敢于下重手杀人,商业领袖考量的不是道德,而是利润!

“做大事,谋高官”是盛宣怀所遵从的信条,那么老盛这个信仰是如何打破?他又是如何退出晚清的历史舞台呢?有是如何将大清王朝送上断头台?

晚年蒙羞

1911年,盛宣怀进入“皇族内阁”,这一年是对于盛宣怀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他达到了政治高峰,同样是这一年,也成了他政治生命的终结点。

他出任邮传部大臣,统管铁路、电报、航运、邮政,俨然成为朝廷重臣。为了扩张自己的权力范围,盛宣怀一改过去的主张,出台了一项“国进民退”政策,正是这样的一个决策,触发了四川保路风潮,给了奄奄一息清王朝重要的一击。清王朝就此覆灭。

1911年5月,在盛宣怀力主下,清政府突然宣布“铁路干线国有”,并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签订粤汉、川汉铁路的借款合同,以两湖厘金盐税担保,借款600万英镑。规定两路聘用外国总工程师,四国银团享有修筑权及延长继续投资的优先权。铁路国有化,列国不乏先例,铁路民营也确实存在资金不足、管理不善等弊端。在民族主义大潮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下,铁路国有政策虽不无经济依据,但朝廷朝令夕改,在官办民办之间来回切换,却更有出卖路权、与民争利之嫌。

当时两路均已发生巨额亏损,政府以国家股票赎回了湖北、湖南、广东的商股。因各省商股亏损程度不同,故在赎回时的待遇也不同,两湖最优,广东次之,商民虽有抗议,风潮很快平息。但四川的1400万两股金中,有300万两亏空政府不予认可。川省铁路股份中有很大比例来自下层民众,既不能退回股金,换股条件又低于其他省份,难免激起民愤,一场路权风暴由此爆发。

6月17日,成都各团体两千余人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提出“破约保路”口号。全川各地各团体保路同志分会相继成立,会员迅速发展到数十万。8月间出现了群众性的罢市、罢课风潮,进入9月后,更发展为全省抗粮抗捐。署理四川总督赵尔丰诱捕保路运动领导人,封闭铁路公司和同志会,开枪镇压请愿群众。同盟会联合哥老会等反清会党发动起义,川省形势全面失控,清廷急调督办粤汉川汉铁路大臣端方率鄂军入川镇压,武昌兵力空虚,革命党人于10月10日首义成功。随着各省纷纷独立,清室被迫宣布退位。

1911 年 10 月 16 日,在盛宣怀缺席的情况下,北京召开了资政院会议。 盛宣怀成了众矢之的。御史史履晋弹劾他“独揽利权,调剂私人”。26 日御史范之杰弹劾:赵尔丰之操切罗织,瑞澈之弃守潜逃,皆非主因,而盛之“横绝中外,神奸巨纛”。

10 月 25 日,资政院召开第二次会议,请戮宣怀以谢天下。会议从下午 1:45开始,4:25 结束。 摄政王载澧下令:“著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盛宣怀成了全部事件的承担者,成为公众的泄气。

此时的盛宣怀可以说是身败名裂,真可谓“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当天晚上,他就搬入横滨正金银行支店长的宅邸。 10 月 27 日晚,一支十人组成的小分队,其中八人全副武装,英、美、德、法各出了两名士兵,另两名是翻译,在夜色中将其护送出了北京城。 30 日,他乘坐德国轮船“提督”号,由天津经大连转青岛到日本,“晚清官商第一人”就这样仓促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老盛当然不在意自己是否“算”好人。 他只不过和大多数人一样,缺乏革命的远大理想.把发展生产力、提高科技水平当做个人致富的工具;把聚敛财富、先富起来当做了人生目标。

他不像那些“正人君子”做一个道德监督者,这大概也是盛宣怀的可爱之处。历史已经消散,功过难以评说,“非常之世,走非常之路,做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大概是对他最好的注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588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456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146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87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8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10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22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96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4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39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02评论 1 34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01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38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15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81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85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