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我从七年的教学生涯中选择一个特殊的日子,那么,我一定会选择第一次登上讲台的那个清晨。这不仅仅是因为那是我职业生涯的开始,也因为,那个清晨,我认识了我的学生——浩浩。
浩浩第一次冲进我的视线时,我正在讲台上拘谨地做着自我介绍,但是,他的脚步并没有因为迟到和讲台上的这个新老师而在门外停留片刻,只如莽夫一般撞开了半掩的门,冲到教室最后一排的一个单独的座位上坐了下来。他的身后,爆发出一阵哄笑……
一瞬时,初登讲台的胆怯被这明目张胆的挑衅燃成了一团火,自然,我也不能放过这个能让新班主任“立威”的机会。
我板起脸大声斥责他——“以后迟到了要喊‘报告`,没有老师允许不能进……”
不料,话音未落,教室里又爆发出了一阵哄笑。我看着他惊恐地低下头,嘴里含糊不清地说:“鸡(知)道了!老师!我鸡(知)道了……”突然意识到事情的不同寻常,但是却又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只能暂且不说,强装镇定地捱过这难忘的第一堂课……而他,若无其事地叠了一节课的纸飞机,扔满了教室后的空地。
下了课,我急匆匆地去找年级主任了解情况——果然,是一个智力低下的学生,据说是小时候发烧,身为村医的父亲自己治疗,耽误了时间,“烧坏了脑子”。张老师说,在我们这样的农村学校,这样特殊的孩子每年都不只一个,今年的这届有四个,他们情况各异,浩浩的状态还不算差。
的确,浩浩生得白白净净、浓眉大眼,个子也高,虽然说话有些含糊不清,但是也能完成基本的交流。每天在校园里相遇,他也和别的孩子一样,闷声闷气地喊一声“老师好!”你回他“浩浩好!”他便高兴地冲你嘿嘿一笑,脸颊上绽出两个好看的梨涡。但是你也不难发现他笑容中的那种异于常态的呆滞和痴傻。
上课的时候,他偶尔也会故意捣乱,但是只要老师严肃着批评他一句,他便一节课都乖乖的,躲在桌下玩儿他柜子里的小玩具。每当其他同学抢着回答问题的时候,他也往往格外激动,和大家一样把右手高高举过头顶,嘴里大声喊着:“我!我!老师!叫我!”他认真的样子自然惹得师生们大笑。
他做的最“坏”的事情也无非就是猛地推别人一把,引得同学去追他。彼时,他耸着肩膀,一边奔跑,一边回头“查看敌情”,灿烂的笑容融在校园早秋的金黄里,格外耀眼……
然而,作为他的班主任,更多的时候,他并不是我的“开心果”,而是我的“心腹大患”。
且不论他尿裤子、扔垃圾、打人等种种行为,光是他的安全问题已经足够让我整日的提心吊胆——也不知他怎么练就了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本领,平日里,即使发动全班学生监督他的行踪,我还是经常在上课时间找不到他的人,经常要在上课时专门派两名学生去四处寻他,甚至有一次,他竟避开称职的门房大爷鹰一样的双眼,逃出校外到街上溜达,害得我一个下午都在满街寻人……他这样的表现让我满腹怨气,但是,也别无他法。
不久,他浑身的怪味儿便招致了同学们的排挤和歧视,几个调皮的学生开始经常性地欺负他。浩浩开始频繁地冲进办公室里告状——“常老师,xxx他……他就踢(欺)负我!”此时,他的脸上便出现了少有的严肃和愤怒。
其实,我一直知道孩子们不喜欢浩浩,他们总是倚仗自己比浩浩高出的智商去恶意耍逗他、欺凌他,但是我又别无他法——和颜悦色的说教收效寥寥,我只能在班会课上威胁似的告诫学生:“你们要是谁再欺负浩浩,就等着花大钱给他看病去吧!”而这句话也只起到了短期的震慑作用,不久之后,这个现象就卷土重来了,我的告诫成了耳旁风,连那些弱小的同学也要抓住机会去欺负他。
因为这些,我每天都在焦头烂额中度日如年,心里只怨自己倒霉。
万幸的是,开学两周后,市里“阳光分班”的政策给我带来了好消息——学校对原有的班级进行了重新调整,而浩浩被分到了另外一个班级!这简直是一个值得普天同庆的好消息!我如获大赦,高兴得几乎彻夜难眠,从此以后,虽然我还是他的语文老师,但是却再也不是他的班主任了,他的事我再也不用管了!
但是,在庆幸自己摆脱了一个累赘的同时,我也为他的新班主任发愁——那是一个只比我早参加工作一年的男老师,想到浩浩,我就几乎看到了他接下来三年要面对怎样的煎熬。
此后的日子,浩浩在我的眼中几乎成了透明人——上课不在时,我不用担心,自然有学生出去找他;他也再没有因为受欺负来找我评理;我更不需要再给他的父母打电话让给他洗澡了……
再次注意到浩浩时,是我读到了班里一位学生的周记,他的周记里写着:“浩浩是我的同学,他虽然智力低下,但是可爱淳朴……他很可怜,不知道他以后怎么办,如果以后浩浩没人管了,我必须要帮助他,因为我是他的同学,所以我现在要好好学习……”时隔多年,我依旧无法形容出看到这段文字时的那种五味杂陈的心绪,但是我却清晰地感受到,这复杂的感情中有一种是——惭愧,在一个孩子的淳朴面前,我惭愧到无地自容!
细细想来,这段时间,浩浩的处境似乎与从前大不相同了——上课时,若他还没回来,总有同学自觉去找他,他们说“浩浩还没回来,万一他出什么事呢!”;上操的时候,他不再乱跑,留在教室里一遍一遍洗黑板,他说这样班里的卫生肯定第一名;甚至,班级里的每个学生都知道,这里有一个人需要大家的保护,即使外班的学生也不能欺负浩浩……浩浩俨然成了班里的“宝”。
我发现浩浩依然每天多次出入办公室,但是并不是来告状,而是来干活:有时候他帮老师拿钥匙;有时候来帮老师倒垃圾;偶尔,别的同学被训斥,他也笑嘻嘻地随在身后做鬼脸……
这近乎戏剧性的变化让我震惊,也让我好奇。我不知道这里蕴含着怎样的诀窍和秘密。
某个周一的午后,我应邀去听浩浩所在班级的班会课,班会的主题是“热爱集体、关爱同学”。而这节课的中心人物竟是浩浩。
关于“自己最喜欢的同学”,老师第一个就提问了浩浩。浩浩不好意思地站起来,脸上绽着笑容,含混不清地说:“我最体(喜)欢王帆,因为他统(总)和我一起回家;我谈(还)体(喜)欢李大头,他上次给我分了一块糖;我也体(喜)欢刘琴琴,因为我上次把她气哭了……”他说了大概十分钟才说完自己喜欢的所有人,原因也五花八门,老师和同学都没有人去打断他,大家反而被他的憨态和发言逗得哈哈大笑,还有同学在身后着急地提醒:“浩浩,你不喜欢我么?你不喜欢我么?”
就这样,在浩浩兴奋的神态里,在孩子们欢快的笑声中,我陶醉在那个难忘的午后,傍晚的斜阳照进来,洒在他们纯真的脸上,融进班主任老师温暖的话语里,也让我们所有在场的听课老师倍感温馨。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原来,爱是一切的答案!那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它不流于语言表面、不囿于表达形式,它却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回头想想,作为一个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学生的道德教育始终是我工作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最不得要领的一部分,面对他们的种种叛逆,我想尽办法,而浩浩这个特殊学生的出现更是让我劳心费神。但是,我想,任凭我用那么多感人的电影去感染他们的情绪;用多么丰富的图片去创设情境;用多么华丽的语言去教导他们关爱弱小……我面对浩浩时表现出的敷衍与厌烦已足以抵消这些日复一日的说教,在孩子们澄澈的目光里,老师的言行已经说明了一切。
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关爱弱小、服务社会、热爱祖国……面对这些高大上的教育话题,我们总是容易忽略——素材就在我们身边。而班级里那个特殊的孩子,往往可以成为燎原之火的起点,当我们人人将爱的薪木奉献于他,他身上的星星之火就能燃烧出绚丽夺目的烟花!这绚丽的烟花会化作一粒种子,扎根在孩子们的心中,在岁月的浇灌下,它终将长成参天大树,庇护着每孩子行走于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