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老圃
时间 / 乙未九月十五日
地点 / 青石山房
每次想起豆面拨鱼这种面食时,总能回忆起母亲当时的样子,一只手端着一个青花大碗,另一只手把筷子按在碗沿上,让碗往一边倾斜,碗里边的豆面浆糊便顺着筷子的缝隙淌下来,随淌随用筷子往下拨。
只见一条条中间宽两头尖尖像小鱼儿样的东西不断地从她的筷子下面滚落到汤锅里,发出“咕嘟、咕嘟”的响声,每个小面鱼落入汤里时都溅起一朵朵的小水花。
母亲的技术非常娴熟,她动作越来越快,筷子拨出的面鱼也像雨中的池塘,噼里啪啦响个不停,一会儿,一大碗豆面浆糊就拨完了,只见白色的面鱼在沸腾的汤水中上下翻飞,真是好看极了!
做这种面食的面是最要紧的,大凡农家磨面,靠前面必细腻,色白如玉,靠后则多皮壳,面黑且粗,不堪使用,拨出的面鱼味必寡淡。
和面亦不可小觑,过稠过稀皆不可,过稀,面鱼遇到沸汤必化,过稠难拨弄成形。
母亲每次将豆面放进大碗,洒上温水,便用筷子顺时针搅打,面糊在碗中飞速旋转,还发出“叭、叭、叭”的响声,母亲时常用筷子挑起面糊仔细查看,根据面糊淌下来的速度和形象来判断稠稀的程度。
面鱼下锅大火三五分钟后,用笊篱捞出、沥干、入大盆,添上净水,用小漏勺盛入碗中即可。
若是冬春季节,北方天气寒冷,可和热汤,调入白胡椒粉、香菜末与玉米饼、白薯等主食同吃,亦别有风味。
拌面的佐料是母亲提前预备好的,陈年老芥菜咸菜,切细丝,用清水浸泡一个时辰,使其脱掉些盐分,以免太咸。
再取青红辣椒丝、大葱丝、韭菜末和芝麻酱、甜面酱、少许麻油拌匀,又熟花生去皮擀碎,加少许精盐撒于面鱼之上,色、香、味俱全,朴厚浓烈、新鲜爽口、回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