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我在看完日本植物学教授稻垣荣泽的书《战斗的植物》、《有趣得让人睡不着的植物》之后的第三本书。看完这本书之后总感觉心里闷闷的,想要写些什么来抒解一下自己的情绪,或许在内心深处也还是希望每个人更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吧!
《每个生命都重要》这本书讲的是29种动物或者昆虫。在阅读蝉、剪刀虫、蜉蝣、灯笼鱼的时候我会觉得新奇。如同到达一个闻所未闻的世界里。比如说这本书告诉我雌性螳 螂和雄性螳螂在交尾后并不是把所有的雄瞳螂吃掉了。九死一生这一词并不准确。大概仅有十分之一到十分之三的被抓住、吃掉。为什么要吃掉雄螳螂?因为产卵需要摄入充足的营养,雄螳螂是一个很好的营养来源。
再比如说翻车鱼。为什么会叫翻车鱼?因为它一次大约能产三亿枚鱼卵。但这些小小的鱼的有中大半的命运就是被吃掉。那还有小部分没被吃掉的呢?好不容易长成鱼苗了,结果又被其他鱼吃掉了。而真正幸免于难的鱼苗可能就只有一两枚了。是不是直接翻车了?书上告诉我这就是自然规律。我真想说句“去他✘的自然规律。为什么要如此残忍呢?三亿比二,比中彩票都难吧!
可是再往后读时我更难受了。听到蜂后、蚁后或者带有后的动物或者昆虫时,会不会有人和我一样想它们的地位在自己的族群里是不是很尊贵?不是的,一点都不是的。在它们的眼里只是分工不同罢了。比如说白蚁蚁后它个体大,不需要工作,寿命长但是它要不停地忙着产卵,一旦它无法产卵或者产卵数量不再多的时候就会被备用蚁后代替。而先前的蚁后就直接被抛弃了。被抛弃的蚂蚁命运也就不言而喻了。
是不是只有蚂蚁是这样的?答案就是:不仅蚂蚁会这样,其它动物也会。狮子是百兽之王,它可以带领自己的族群。但是一旦它老去或者能力不及当初时就很可能被其它狮子挑战。一旦新的狮子获胜了曾经的狮子王就会被驱逐出去。它的孩子可能也无法存活下去了。可是如果不这样不行吗?不这样如何生存下去?不这样,可能就是整个族群的消失。
等我再继续朝后看时我没办法说是它们可怜还是人类可恨了。我们在超市或者菜市场买到的肉鸡从生到死大概就一个多月的时间。从出生时它们就被放入漆黑一片的 鸡舍中,一个小小的鸡舍可能装有几十只,毫无运动的空间。减少运动,漆黑的环境可以高放率地发育生长。等眼睛完全适应了漆黑环境时才会隐的看见一束光。有光的地方就是饲料所在地。不断地吃吧,不断地长大变肥吧!
据说经过不断改良后的肉鸡增重一
公斤仅仅需要两公斤多的饲料。吃掉的一半饲料可以转化为鸡肉。长得越快,死得越早。
看完这本书,特别压抑,特别难受,所以我需要写下这些,要好好地活在当下,因为这本书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生存下来本身就已经足够幸运了。除此以外,我也希望我们作为人类或许真的可头把爱分一些给地球上的万物。比如说放生一只爬到你鞋子上的蚂蚁。再比如说在吃碗里的肉时感谢一下它们的牺牲。
(读完稻垣荣洋先生的书《每个生命都重要》后写下的感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