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湖归来,将远眺的视线收起,微凉是太湖散发的微凉,徐徐微风是太湖的风。辞别器皿玉雕大师俞挺,手里的感觉还是留恋那轻轻的一个闪拿!大师拿出一个雕琢好的玉瓶作品让我欣赏,我忐忑的一拿,闪了我满手的力气。一把高级碧玉瓶,薄如纱锦透着色,轻如叶片透着灵气。这成了我一路的口事。
车在木渎那小绕片刻,周围已是满身的苏州味道。一坐城中山,俯视高楼,比肩太湖之美。在山下的路口处小聚,等一行好友至归一处。向山里攀三百余米,近高处下车,拾阶而上,放目远跳~古树依旧,山路清晰,古刹轻悬,人所到处,冲散了雾霭,只要屏住呼吸,氧气便向你袭来,扑是扑不走了,只有贪婪的食用。
箬帽峰在远处,美的像山名一样怡人,路虽然远了点,因为有导游也不觉得累。走着,听着,说着,身后已万步有余,美景在眼前,新来的游客在身后。因登山时已是午后,而此时的远跳,已是暮色与晚霞交融,薄雾与山林一体,手机拍下了每处的艳丽与我的好奇……远处香火绵绵,佛音缭绕,闻香踏音而来又匆匆而去,忽有密云飘至下起了震雨,便躲进了孙子的兵法庭院中,顺石刻的碑文将三十六计走遍,树的高处遮挡了震雨的雨滴,游客在树下享受着细雨稀稀,在这里,在树下,江南纤柔的雨季没有打扰游客的雅兴。
雨中的穹窿山~云雾缭绕,彩虹远衬,山中的香火轻抚着游客,道教与佛教比邻同住,古刹与现代相融,似渺渺仙境。踏着雨后的湿路浅下,山在城中,人在山中,香火的信仰在游客的心中。远处有乐者轻弹,歌者相颂的是江南小调,听不懂的行者已悠悠而醉。
醉了,醉了我的脚步在吴中,在穹窿山带甜味的云中,是五岳归来的小青新,将醉就醉,醉了,醉了我的欢愉在心中,在梵音悠悠的香炉上,是江南小调似懂非懂的纤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