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画新图景 奋楫新征程——以“四个始终坚持”引领乡镇“十五五”规划编制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冲刺、“十五五”蓝图谋篇落子的关键节点。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于6月23日在福州召开,省委书记周祖翼同志在会上强调,要深刻领会并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强化规划的战略引领,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高质量绘就发展新篇章筑牢根基。会议明确提出的“四个始终坚持”要求,既为全省擘画了发展坐标,更为乡镇一级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提供了根本遵循与实践路径。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稳乡镇发展“定盘星”,确保航向不偏。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规划编制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全过程、各环节。于乡镇而言,首要在于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深刻领悟蕴含其中的战略思维、系统观念与科学方法,确保规划精神与党中央大政方针、省委部署要求同频共振。在规划编制中,要自觉将乡镇发展置于国家重大战略、全省发展大局中考量,主动对接服务大局,坚决杜绝“本位主义”与“坐井观天”。同时,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规划高质量实施,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规划制定与落实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将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与执行力,确保乡镇发展始终沿着正确轨道破浪前行。

始终坚持务实科学,锤炼乡镇谋划“基本功”,力求精准有效。 规划的生命力在于其科学性、前瞻性与可操作性。乡镇编制规划,必须将求真务实、科学论证摆在突出位置。要精准把握宏观发展大势与国家政策导向,深入研判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特点与发展阶段,科学设定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关键在于聚焦“新福建建设”总目标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的要求,结合乡镇实际,突出问题导向,找准自身在区域发展中的定位与突破口。要紧紧围绕特色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乡村有效治理、基础设施提档等关键领域,深入调研、精准识别短板弱项。在此基础上,精心谋划一批能真正带动全局、具有地方辨识度的牵引性项目与创新性举措,如立足本地生态优势发展特色农文旅融合产业,或针对治理痛点探索数字化乡村治理模式等,使规划真正成为符合镇情、顺应规律、引领未来的行动指南。

始终坚持人民中心,筑牢乡镇规划“压舱石”,突出共建共享。 人民是发展的主体,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十五五”规划编制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将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贯穿始终。乡镇作为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更要牢固树立和践行为民造福的政绩观。在规划中,要着眼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将有效缩小本乡镇内村居差距、城乡差距、群体收入差距作为重要考量。要着力提升公共服务均衡性与可及性,深入研究推出一批普惠性强、群众急需、受益面广的民生政策与项目。无论是优化教育医疗资源配置、健全养老托幼服务体系,还是改善农村饮水安全、推进厕所革命、建设美丽乡村,都要以提升村民生活品质为核心目标。规划编制过程本身也应扩大公众参与,通过村民议事会、问卷调查、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规划真正反映民意、汇聚民智、凝聚民心,使“十五五”发展成果如春风化雨般更公平、更丰盈地惠及每一位乡镇居民。

始终坚持法治思维,强化乡镇规划“硬约束”,保障权威实施。 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是一项严肃的法律行为。坚持法治思维,是保障规划权威性、严肃性和生命力的必然要求。乡镇在“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中,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意识,严格遵循《规划条例》等法规政策确定的程序、权限和要求。从前期调研、目标设定、项目论证到草案形成、征求意见、审议批准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到程序合法、内容合规、过程公开。在规划实施阶段,更要强化法治保障,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监督评估机制,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要坚决维护规划的法定权威,杜绝规划执行中的随意性、短视性和“翻烧饼”现象。通过规划的法治化、规范化,切实提升乡镇治理效能,为“十五五”宏伟蓝图在基层落地生根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十五五”规划的号角已经吹响,乡镇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其规划编制质量直接关乎发展全局。唯有深刻领悟、忠实践行“四个始终坚持”,将省委的部署要求转化为乡镇工作的生动实践,方能在科学谋划中把握主动,在务实笃行中开辟新局。让我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心绘制乡镇发展新蓝图,以高水平规划引领乡村全面振兴,让“十五五”的壮阔航程中,千帆竞发的乡镇力量成为新福建建设最坚实、最动人的风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