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里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他心理不够成熟,他心理很成熟,那么心理成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大多数人认为成熟就是说这个人很懂人情事故,分的清得失利弊,知道什么有用什么没有用。然而这样的成熟不够是一些成年人的自以为是,自我催眠。这不是真的的成熟。
真正的成熟是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和能够容纳矛盾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处理好自己和世界和他人的关系。
那么什么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呢?是环境,他人,还是我们自己。我们可以把我们和现实的关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扭曲现实阶段。在这个阶段的特征就是我们用我们的愿望去理解世界,这个阶段也叫祖国花朵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觉得世界无限美好,我们就是世界的中心。可后来发现现实不是这样的,我们读喜欢的专业不一定找的到工作,我们去做想成为的人,可是却总被阻挠。后来发现这世界是有很多规则的,遵循这些规则,我们就可能成功,而这些规则和我们的愿望很多都是违背的。这时候我们就开始选择。很多人的选择是顺从规则,于是别人的评价就变成了自我价值的标准,变成了得到别人的赞赏就得意,没得到就自卑,这些就变成了在社会里听话的小孩。这背后还隐藏着这样的语言:如果我听话,顺从规则,那么你就要给我你承诺的东西。
而一旦没有得到承诺的东西这样的顺从就会变成反抗,这种现象在青春期最常见了,然而这样的反抗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顺从,因为这样的反抗是通过反抗别人来彰显自己的不同,从而来确立自己的价值,并没有自己的价值标准。
这时候我们就会进入第二阶段屈服于现实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是让环境和他人决定自己的行为,这是非常被动的状态。比如说有些人从小就不好好读书,调皮捣蛋,然而有一天他想改变自己,然后就想要做个班干部来让自己进步,然而因为之前的行为老师并不信任他,于是他就说我本来想好好做人的,现是你把我成长进步的路堵死了。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说我之所以维持这么糟糕的状态,都是你的错。类似于我穷我有理。这样的状态就是把自己的人生交给别人决定。然而这样的状态也是不成熟的,因为能为我们买单的只有我们自己,而不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弱者的位置。
真正成熟的姿态是他行动的动力不是来自于环境,也不是来自有他人,而是来自有自我,这要求在某种意义上超越利益得失才可以。比如我们会发现我们在学校被老师教育要诚实守信,勤劳致富,可进入社会发现很多企业家都是靠人性的弱点和黑暗面赚钱的,他们不诚实也不勤劳。这时候别人怎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面对真实社会我们的选择是什么。
我们的道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孩子式的道德,这种道德有两特征一是用这种道德的人,总是有一个长辈的化身来主持公道,还有一个特征就是他们觉得道德是有一种回报的承诺,做了好事就可以得到奖励,做了坏事就要受到惩罚。
还有一种道德是成人式的道德,这种道德的特征是无论现实如何,我们都去遵循我们内心打信条,因为我们想成为道德信条背后所代表的人。而这个成人式道德对应的就是成熟的第三阶段:超越现实阶段。当我们进入这个阶段我们开始由我们内心信条来决定我们的行为,而不是友外界和他人来决定我们的行动。罗曼罗兰说过真正的勇敢是认清现实依然热爱生活。也就是说当我们的内心信念成为我们行为的主导的时候,我们就获得了主动为自己负责的姿态,这时候我们就真正开始成熟了。
所以真正的成熟是我们意识到我们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并且能够容纳现实的矛盾。只有这样我们才真正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