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千年来就是一个关系大国,我们对关系的重视,连外国人都能够深深感受到。在中国做生意不能没有关系,所以,商场最先试图对这种现象定义,一开始,用relationship来形容这种关系。但是,渐渐他们发现,这根本不足以来表达这种现象的复杂程度,于是直接命名了guanxi,这个新单词来表达中国这种特有而复杂的社会现象。那么,在中国,你觉得哪种关系最是困扰人呢?
我认为是婆媳关系,中国几千年来,似乎有很多文学作品就是在讲述这种关系的复杂性,比如说《孔雀东南飞》。还有现在无数的电视作品,比如《双面胶》,《麻辣婆婆》等等。但是,中国的这种婆媳关系,理解正确的吗?
在武志红老师的专栏里,讲到,我们内心的成长就是建立“一元关系”到“二元关系”再到“三元关系”的过程。婆媳关系的问题在哪儿呢?就在于我们以为是一种二元关系,即婆婆和媳妇。但事实上这里面少了一个重要的人,就是儿子或者说丈夫。这是一个三元关系,婆婆,媳妇,儿子的三角关系。
那么,婆媳关系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在哪儿呢?我个人认为是直接给这种关系下错了定义。在熊太行老师的专栏《关系攻略》里面,熊老师把关系分为社会领域的竞争关系和家庭领域的珍惜关系。很多人喜欢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对这种关系的错误认识,我对待儿媳妇就像亲女儿一样,或者说我对待婆婆就像你亲妈一样。但是,事实上,婆婆和儿媳妇是一种社会领域的竞争关系,他们竞争对象就是儿子或者说老公,所以在某些深刻认识的人嘴里会说出,婆媳如天敌这样的话语。这比前一种认识就深刻很多。事实上,婆媳关系,并不存在,存在的是一种婆婆和媳妇竞争儿子的三元关系。那么,这种竞争关系说到底是应该怎么对待呢?
熊太行老师讲到,如果是社会领域的竞争关系,我们适用的原则就是争夺资源,比如说话语权,比如说注意力,比如说关心。这一点我们可以在影视剧作品里面看到很多例子。
在我的生活里面有一个极端的例子,我觉得很痛心。我的大姑妈是年轻时候守寡,养一个儿子,后来儿子结婚了,就与儿子同住,其实这种儿媳和婆婆同住,然后妈妈没有别的精神寄托的关系里面,母亲会明着暗着和媳妇争夺儿子的注意力,家里的女主人的话语权。后来媳妇直接放弃工作,又以生儿子作为报复方式,和婆婆对抗。因为在一个家庭里面,如果孩子是跟谁亲,就会在家里面转变一个家庭的话语权。所以,婆婆在此期间,也是明争暗夺孩子的抚养。后来,婆媳关系的崩塌蔓延到夫妻关系的,大表哥和媳妇就闹到离婚程度。带着孩子回娘家了。
事情如果失衡总会找到新的平衡点,这个家庭两个女人争夺一个制高点的后果本来是以媳妇离开为结局。但是,事实上,我的大姑妈就在这之后查出得了肺癌晚期,只活了二十八天就离世了。而且,以前大姑妈有经济和体力双重支持这个小家,大家都觉得她委屈,出钱出力不讨好。但是,在她离世之后,这一家反而恢复了正常,小两口虽然没有人帮忙接济了,但是日子却过得平静而正常了,少了很多争吵,即使有争吵,也能够很快找到妥协的方式。
说实话,这个例子有点残酷,因为这个例子中我看到的其实是一种婆媳关系的极端解决,一方以失去生命的退出而重新给新局面让出平衡点。
那么,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其实没有这么极端。特别是对于很多自强独立的女性来说,更不必烦恼这么多。首先,就是认清这种关系的本质是竞争。那么,如果能够减少竞争的时间就是最好的。比如,分开住,自己出去工作,减少竞争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婆婆和公公夫妻关系很好,也会有所裨益,因为婆婆能够从自己的夫妻关系得到滋养,怨气会少很多,不过做关键的还是先独立,在空间上的独立是最好的。
第二,确立边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很多问题就是缺少边界。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不敲门。我们家从来不知道敲门。这就是一点没有边界意识。在婆媳关系中缺少边界也是很大的问题,比如说把婆婆当做亲妈,把媳妇当做女儿。其实,你们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更需要的是彼此明白,我们是独立的人,我们能够互相尊重,彼此把对方当成年人对待就很好了。
第三,多多称赞或者礼物。任何关系,如果能够正常,再多一点润滑剂就很好了。我喜欢说的话叫做,多送礼少长处。就是大家能够多一点礼物,多一点自己的圈子,就会少很多烦恼。当然,能够称赞和表扬对方,也是彼此增进关系的有效原则。
当然,最后还有一点最最重要的就是,你要在你和丈夫之间形成默契,夫妻关系才是一切关系的定海神针。夫妻关系才是做重要的,只有你和老公都深刻达成共识的时候,在任何婆婆企图越界的时候,你们才算筑起了防火墙。比如我看到的一个例子,婆婆说媳妇坏话,丈夫之间和妈妈说明,自己和老婆是一个新家庭,希望妈妈不要插手,自己能够处理好问题。如果妈妈继续插手,自己会试图和妈妈划清界限。这就是丈夫最好的做法。一定要明白自己的夫妻关系才是定海神针。只有丈夫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儿媳才算是和老公结盟。否则媳妇之后在这场关系里孤立无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