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实力对比
这年(公元前645年)九月,晋惠公自领上军,以郤步扬为御戎,家仆徒为车右;由韩简担任下军统帅,梁由靡为其御戎,虢射为车右。大军整顿完毕,准备迎战秦军。
战争爆发之前,晋惠公曾派韩简前去视察敌情。韩简看到秦军个个都咬牙切齿的样子,知道对方决心很大。回来之后对惠公说:“秦国人数虽然不及我们,但是士气高涨,实在不好对付。”
晋惠公问为什么,他说,“秦国人一直认为国君(晋惠公)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秦国多次施恩与国君,却始终都没有得到回报。因此他们都义愤填膺,斗志昂扬。反观晋国一直轻视秦国,军心懈怠,对这次战争没有做充足的准备。如此对比之下,晋国就这样仓促应战,胜负真的很难预料。”
晋惠公还是满不在乎的样子,他说:“一个人普通人还不能轻易侮辱,更何况一个国家呢。”言外之意就是我知道他们受到刺激之后会斗志昂扬,但是我不care。他派韩简前去约战的时候,口气里还是充满了傲慢的态度。他说,"寡人虽然不敢说自己有多伟大,但是对付你秦国还是绰绰有余的。你不如趁早收兵,免得战端一开可就没有后悔药可吃了(寡人不佞,能合其众而不能离也,君若不还,无所逃命)。"
秦穆公听了之后很冷静,他回答说:“晋君你没有回国的时候,我曾为你担惊受怕;回国之后国内局势不稳,我也曾为你辗转反侧。(我对你这么好,反过来你是怎么对我的?)现在你地位稳固了,不思报答,我也只能奉上天的旨意来看看谁对谁错了(君之未入,寡人惧之,入而未定列,犹吾忧也。苟列定矣,敢不承命)。”
韩简在两个国君之间来回传话,看到了秦穆公的决心,也看到晋惠公的傲慢,就开始为战争的胜负担忧起来。于是低声叹息道:“但愿这次战争之后我还能活着回来(吾幸而得囚)。”
军队的士气和主将的态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战争的胜负,但在更多的时候还是要凭借实力说话的。特别是在春秋早期,一切战事都有既定的规则需要遵循,诡诈之道还很少为人们所采用,因此军队的人数多寡和器械的精良与否才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决定因素。
韩之战初期战事的发展也的确如此,晋国凭借人数和武器的优势在战争的大多数时期都处于绝对的优势。下军主将韩简带人已经将秦穆公团团围住,秦穆公左冲右撞还是无法突围,几乎就要被抓住了,但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个巨大的意外
在韩简大战秦穆公的时候,好死不死的晋惠公拉车的那匹小驷陷在泥潭里出不来了。这时刚好庆郑的战车从旁边经过,晋惠公就吼庆郑过来帮忙。按理说,在战场上国君有了危难,不管你与国君之间有多少不痛快,作为下属的庆郑该马上施救才是。但是庆郑可不这么想,好不容易逮着这么一个机会,他反而幸灾乐祸起来。
这就涉及到在韩战爆发前发生的一个小插曲,说的是晋惠公和他的大夫庆郑之间的矛盾。一开始秦国向晋国要求买粮食的时候,庆郑就劝过惠公把粮食卖给秦国,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冲突。但是晋惠公因为一心要挑起冲突,就笑着说庆郑你不懂我的用意。
庆郑大概是觉得惠公笑他笨,自尊心受到了刺激,因此就跟惠公闹起了别扭。到韩战爆发前,晋惠公听说秦军到了韩原,就召集贵族们询问对策。问到庆郑的时候,庆郑还在责怪惠公之前说他们什么都不懂的往事,于是言语不屑地说道:“看我干吗?我什么都不懂!秦国人是你召来的,要不是你坚持不卖给人家粮食至于有今天吗?你问我我能有什么办法?你不是相信虢射吗?你问虢射去吧。”
惠公笑了笑,说道:“看来舅父(国君对异姓大夫或者天子对异姓诸侯的尊称)还是在埋怨我啊。”转头就对旁人说:“庆郑对寡人出言不逊,如此无礼,看寡人怎么收拾你。”
出征前在决定国君车右人选的时候要占卜,结果占卜的结果竟然就是庆郑最合适。晋惠公觉得庆郑总是跟自己对着干,过于心高气傲,待在自己的身边怕他耽误事,就没有让庆郑来,而是选了家仆徒做自己车右。这个选择本身没有什么错误,毕竟两个人脾气不和,到了战场上庆郑很可能会不听国君的指挥扰乱战场秩序,为了保证作战顺利也只能把庆郑替换下来。
但是庆郑就不这么想了,他听说国君不让自己做车右,很是生气。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就继续挑惠公的毛病。之前郑国曾献给惠公一匹马(小驷),身材小巧,鬃毛润滑有光泽,走起路来也是步履安稳,晋惠公平时很爱惜这匹马。
此次韩战迎战秦国,晋惠公想用这匹马拉战车,庆郑就讥笑他说:“自古以来打仗所用的马都是本国产的,本国的马匹熟悉水土道路。而且你自己调教的马,熟悉彼此的习性也好操控。你现在出去打仗把宠物马带上,一旦发生什么危险,互相之间不熟悉,到时候你就干着急吧。”
庆郑这尖酸刻薄的话把惠公气得不行,但是大战在即也没有跟他生这个气,就这样也带着他参战了。事情就是这么巧,还真让庆郑这个乌鸦嘴给说着了,果然惠公的那匹宝贝宠物马就在这里出了问题。庆郑看了之后笑的合不拢嘴,心你不是不听我的话吗,看你的小宠物出问题了吧?
他停下来乐呵呵地看了一会儿热闹之后,嘻嘻哈哈地说道:“你不是牛逼吗,有本事你自己出来你别找我啊。”庆郑说完之后笑哈哈地驾车走了,把晋惠公丢在那里气得直发抖。
庆郑当然不是不考虑国君的安慰,毕竟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他也并不想让晋国打败仗。只是他看到晋军的形势一片大好,一时半会儿应该也出不了什么问题,就跟惠公开了一个玩笑。无非就是想故意让惠公难堪,也好让自己出出气。
但是这个时候庆郑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在战场上看到韩简之后,就远远地朝着韩简吼了一嗓子说:“你还打什么打,你的国君正在烂泥里边出不来呢,你还不赶紧去救。”
这一喊不要紧,韩简知道国君有危险,就赶紧撤军去救。但是最最要命的是秦国人也都听到了,也就一窝蜂地朝着晋惠公的方向奔去了。而韩简这一回撤,秦国人这么一追,给其他人的印象就是韩简战败了,然后其他的人也就跟着溃散。
就因为庆郑这一嗓子,使得战场的局面发生了惊天大逆转,其结果是晋军溃散,而晋惠公本人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施救而做了秦人的俘虏。本来胜券在握的一场战争就让庆郑这么一搅合,结果完全改变了。秦国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来了一次以弱胜强,轻而易举地取得了战争的胜利,简直太出乎他们的意料了。
晋国的大夫们看见国君被人俘虏了,知道这仗没法打了,就也都披头散发,跟着晋惠公要到秦国去。秦穆公一看这哪儿行呀,我们秦国可没那么多的粮食。他就派公孙枝传话去劝说那些自愿被俘的晋国大夫们说:“你们别这样啊,寡人带了贵国国君西去秦国,只不过是为晋国实现那个妖梦罢了,真不敢劳烦各位啊。”
大夫们听了这个答复之后,三拜稽首后回答说:“秦君头顶皇天脚踏后土,你说过的话皇天后土可都听着呢,我们就等着您的消息,希望你能够履行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