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何谓“触发”?
“触发”一词,出自于《文心》。
《文心》是一本专门指导青年学生读写的书。
通篇采用故事体裁,篇幅短小,内容颇丰。
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
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
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
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觉到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是触发;
觉到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种印证,是触发;
觉到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是触发。
这是就读书说的。
对于目前所经验着的事物,发现旁的意思,也是触发。
这种触发就是作文的好材料。
我所理解的“触发”,是指关联自身经验,进行发散性思考。
每个人的经验不同,观察角度不同,自然,“触发”的点也不同。
“触发”没有对错,要是自己的,新鲜的才好。
02 “触发”用得好,何愁素材少?!
写作时,总觉得素材太少,没什么可写。
只有骨架般的论点,没有素材的血肉填充,文章干瘪瘪的,毫不饱满。
为此,我观察了一些写得很好的文章,很多切题的点,都源于生活中的小事。
以小博大,引人思考。
一口气读下来,常常会有“这事我也经历过,怎么就没想到呢?”的想法。
面对同样的景色,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心境,得到的,却是不一样的感悟。
同样是看到天上的月亮,张九龄感慨的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杜甫却思念起了家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李白在不同的心境下,有时想到的是故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有时想到的却是友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人类世代更替,天上的那轮明月,却是亘古不变。
古时文人和我们相比,看到的,是同样的月亮。
“触发”到的,却是千差万别的感悟。
文人的思想固然比普通人更加深刻,观察力也是不可或缺。
原来,生活中从不缺少素材,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从蝉声悟到抑扬的旋律;
从日影悟到明暗的对照;
从雷阵雨感到暴力的难以持久;
从雨后的清凉悟到革命的功用……
勿只把文字当文字读,勿只从文字上去学文字。
于有字的书以外,更留心没有字的书。
在眼前森罗万象的事物中,获得新的“触发”。
带着“触发”的心态,重读之前的书,比新书更加有趣。
眼前的一切,含藏着多方面的内容,等待着进一步的发掘。
什么都新鲜,什么都有意义!
“触发”用得好,何愁素材少?!
03 “触发”,还是自己的好!
用月的圆缺,比喻人事的盛衰;
用逝水,比喻年华难再;
用夕阳,比喻老年。
诸如此类的话,第一次听,觉得很是新鲜。
如果一味沿袭,让人觉得重复无趣,毫无新意。
上学时写作文,总以为辞藻华丽,多多引用为好。
一篇800字的文章,光“金句”就多达20条。
自以为获得高分就是鼓励,现在想来,真是肤浅。
古人的话,是当时他自己的感悟,并不曾想着为后人而写。
又怎能完全代表自己的心境呢?
“金句”可以用,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贵在用的巧妙。
“触发”,还是自己的好!
把衣服穿在身上,最污浊的是领和袖。
因为污浊的缘故,洗涤时特别吃亏,每件衣服先破损的大概是领袖部分。
领袖是容易染污浊的,容易遭破损的。
衣服的领袖如此,社会上的领袖何尝不是如此?
这样的“触发”,是写作者对某一事物独特的见解。
读来让人眼前一亮,倍觉新鲜有趣。
身边的大事小情,加上自己的“触发”,转变成最为独特的思考!
04 如何练习“触发”?
①仔细观察,既要“看了”,又要“看见”
B先森陪我买衣服,我试穿了好几件,让他帮忙选一下。
他选来选去,指着我最后穿的那件,“这件最好看!”
我当时哭笑不得,因为那件明明是我穿了半年的旧衣服。
B先森不止一次“看了”我穿那件衣服,但从没“看见”过。
生活中,我们总是对很多事情视而不见,更别提观察入微。
“触发”的前提是要“看见”,要仔细观察。
②找出各自特性,进行关联性思考
在《你的第一本思维导图操作书》中,有个例子。
“保温瓶”和“妈妈”之间,有什么关联呢?
首先,找出各自特性:
都是外冷内热……
一样很耐用……
生活中不可或缺……
有机会就吐苦水……
然后,进行关联性思考:
我的妈妈就像保温瓶,外表看起来冷冰冰,可是内心永远热乎乎。
不管遇到什么事,我知道,都可以到妈妈那里取暖。
在我心中,妈妈跟保温瓶一样耐用,也一样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不过,妈妈也是人,有机会还是会吐苦水。
就像保温瓶中的水,装久了,需要倒出来装新的。
这样才能永远保持热度。
05 我的感受
《文心》一书,由叶圣陶和夏丏尊先生,共同编写而成。
自1934年,开明书店出版以来,再版多次。
84年来,经久不衰,备受好评。
初读《文心》,觉得内容简单有趣。
写作一段时间后,再读此书,又有新的体会。
这是一本“授人以渔”的书。
不仅指导给你读写的方法,还鼓励你积极思考。
值得每个学习写作的人读。
文中提到,一个大学毕业生,未必就胜过没有中学文凭的人。
真要求学的人,是不一定要进学校的。
学习的主体使我们自己!
我们自己要学习的话,无论在不在学校,都是可行的。
这也正是我们当代成年人该有的学习态度。
我在《文心》这本书中,看到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文者之心。
看到了两位教育家前辈的敦敦教导。
希望每个人都能细读此书,找到内在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