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称腐败年代还是按工龄好!花钱买个文凭,请人吃顿饭,提重礼上官僚家走一下或性贿赂,什么工作不干就可以是优秀高工资,这是让人活的绝望年代,二三十年工人工资不如入职一两月丫头,不是某人入职两月提拔为副校长吗?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听说日本、德国等教师并没有评职称这一套。
他们实行的是岗位工资制,谁上岗,工资都一样,而且几乎没有变化,只有你能胜任,可以干到老。
他们的教育水平怎么样呢?
诺奖德国几乎占一半,日本也好像年年有1、2个。
教育本来需要稳定和沉淀,最怕的是浮躁和折腾。
评职称,就是对教师的最大折腾。
而且,所谓的职称,几乎成某一层级的福利,哪个学校是普通教师先评上的?
在进行顶层设计时,应该考虑好这一些,要让学校安心办学,教师安心教书就好了。
年年都有考核,规定连续多少年考核优秀或多少年合格,自动晋职不行吗?
偏要搞得仪式感那么强,待遇差距拉得那么大。
评了职称就不上课的老师多了去。
好老师,不是评出来的,
好教育,更加评不出。
只有真正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待遇,
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
才能确保办出人民满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