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表明,两个人生病了,同样的身体状况,同样的医疗条件,一个人如果是乐观,一个人悲观,对于抵抗同样的疾病,效果往往是乐观好于悲观。那么,什么是悲观呢?悲观,就是对事物总有一个负面的预期。
如果对比我最近这3年,和过去的30年,最大不同是:我变乐观了。
以前,我总是宿命论,碰到什么困难或未知结果的事,总喜欢在那儿忐忑不安,想象各种不好结果发生的情景;
而现在,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总是会从正面的意义想问题,告诉自己:现在可能已经是我人生中最坏的情况了,那又怎么样,不是还好吧,最糟糕的情形已经熬过来了,未来得到什么,都是我赚到了。
人生必须正视一个问题:我们可能对自身状况过于自信。前篇日更我说到,绝大多数人一生都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这听起来是这么令人绝望)。悲观的人会想:那实现不了,还那么累折腾干嘛。
但,乐观如我,不会那么想。
即使实现不了,但是我因为这种乐观和追逐,不停在进步,我就比原来的自己好一点点,积少成多,我就会逐渐比原来的自己好很多。那么,我的人生在进步的那一刻起,一点一滴不都是赚到的吗?
在万维刚的精英日课中,讲过一个故事:
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是一支非常厉害的部队,海豹突击队的训练非常残酷,喜欢用艰难的训练淘汰人。比如有一项考核,在长达110个小时内,不能休息、不能睡觉,要一直不停地长途行军和游泳。坚持不住的可以马上退出,但退出就意味着被海豹淘汰了;一直坚持到最后的,才能留下来。经调研,想看看到底是有什么素质的人能坚持下来。结果令人意外——
最后坚持下来的不是身体最强壮的人,而是精神最乐观、自己给自己鼓劲儿的人。
看来,乐观,即使是过度乐观的,可能也不是坏事。
不管遭受多大挫折,乐观的人总在告诉自己:
1.困难都是暂时的,只不过偶尔发生,没关系不影响大局;
2.这次的失败只不过是因为某个特殊的原因;
3.这不是我的错误—— 不是我不行,只不过今天我运气不好。对,这种想法也许不科学,也许自欺欺人,也许它根本不符合客观事实。
《未来简史》这本书给出了我们答案:
人脑里面有一个叙事自我,时刻都在给自己讲一个故事,我们都生活在自己给自己编制的故事里。如果当前的生活状态跟这个故事一致,哪怕苦点累点,我们也感到很幸福。如果生活不是我们期待的故事,人就会很难受。难受怎么办呢?你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
比如一个人在工地搬砖挣钱,非常辛苦收入很少。这是非常难受的局面,但是如果他告诉自己,我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接受生活的磨砺,我每搬一块砖都在把自己变得更强!他就能积极乐观地坚持下去。
所以,看问题的角度变了,我们的心态也变了。
当然,我建议在保持在叙事自我的认知中时,时刻也提醒自己:
世界可能不是以我们想象运作的,我们不是世界的中心,只要我们尽量演好自己,我们的剧本已足够精彩。
今天是我日更30天的第11天(每天坚持写作之11/30,爱上你的每一天),邀你与我一同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