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情绪的反复无常,是一个让家长非常头疼的问题。
孩子可能突然某段时间,情绪特别大,说几句就发脾气;或是突然变得不爱搭理人,特别沉默;或是不知什么原因,情绪又恢复平常,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
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变化大,有着这个特殊成长阶段的普遍特点,家长不要误当做孩子耍性子。
青春期生理迅速发育,感觉器官发育非常快,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大脑的情绪中心容易激活产生情绪。同时,青春期高度的自我中心,容易把外界事件与自己联系起来,导致青春期孩子容易产生情绪。
另一方面,与控制情绪有关的大脑前额叶区域发育不成熟,导致情绪控制能力差。
这样,青春期孩子一方面容易产生情绪,另一方面又不能有效控制情绪,情绪像疾风骤雨般出现。
下面,来看看青春期情绪的特点:
1、波动性
情绪说来就来,时好时坏。前1秒还心情不错,下1秒就来情绪。
2、极端性
孩子处在情绪中时,很难沟通,说什么都不听,还容易抱怨、指责家长
3、封闭性
有情绪不愿表达,不愿与家长沟通发生了什么事,让家长干着急。
4、强烈性
有情绪的时候,情绪强度很大,像个火药桶,一点就炸!
看了青春期情绪的特点,家长是不是感觉很熟悉:全中,我家孩子就是这样!
青春期情绪的特点,给家长与孩子的相处,提出了很大难题!
孩子情绪来得突然,让家长难以适应;情绪又强烈、极端,而且还封闭,不愿沟通,让家长不知所云,不知怎么帮孩子。
家育联盟为家长解忧!
下面教给家长方法应对孩子的情绪化:
1、强烈情绪
家里可以准备一套情绪宣泄工具:惨叫鸡、人面球、宣泄壶。家长和孩子都可以用。当家长感觉到孩子情绪非常强烈,与家长的冲突非常大时,家长可以建议孩子用情绪宣泄工具发泄,然后走开,1小时后再与孩子交流。
孩子处在情绪状态,哪怕是家长想帮孩子,这时的沟通效果等于零,甚至还有负面作用:家长也越来越情绪化,结果与孩子争锋相对,起冲突!
2、非强烈情绪
家长可以采用情绪管理课程中教的“如实倾听”三步法:先询问孩子情绪,再询问孩子是否愿意说说发生了什么,然后复述孩子的情绪和事件,让孩子感到家长在认真听。
这种时候重要的是家长的态度:不要逼孩子沟通!让孩子感觉到家长的关心,但同时,家长愿意尊重他是否交流的权力。
有些家长这时候觉得:我想关心你,想帮你,你不说我怎么帮你?
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本身就有助于调动孩子理性功能发挥作用,让孩子能冷静下来,同时也能感受到家长的关心。如果逼着孩子说,反而激起孩子对抗,增加孩子的情绪。
3、命名情绪
孩子有时候自己都不清楚情绪来源,只感到烦躁、郁闷等,家长试图通过沟通去帮孩子,孩子说不清楚,也就没法和家长沟通。这时候,家长可以反馈给孩子他的情绪是什么,比如,我觉得你现在很生气,我们冷静半小时再沟通。家长把对孩子情绪感受,通过命名情绪反馈给孩子,孩子知道自己的情绪是什么,能够有效激活理性功能控制情绪。
4、情绪封闭性应对
孩子不愿告知家长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尊重孩子。孩子自己具备消化情绪的能力,,不是说一定需要家长的帮助。家长只需要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息:你需要帮助时,可以随时来找我!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支持就足够了!;